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水痘不是儿童的“专利”:了解成人水痘(带状疱疹)
2024-07-19 10:09:03
作者:朱梦华
作者单位:兴安县高尚镇中心卫生院
水痘,这个词汇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往往与童年的回忆紧密相连。那些因瘙痒难耐而夜不能寐的日子,或是满身红疹、水疱的尴尬时期,似乎都是成长的一部分。然而,有一个事实可能并不为众人所知:水痘并非儿童的“专利”,成人同样可能感染,并且在他们身上,这种疾病有一个不同的名字——带状疱疹。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一话题,并为您提供实用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一、水痘与带状疱疹的关系

水痘和带状疱疹,虽然名称不同,但它们都是由同一种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这种病毒在儿童期感染时,通常表现为典型的水痘症状,包括发热、全身性的红斑和水疱。然而,当病毒在成人体内重新激活时(这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或受到某些外部压力时),它更倾向于沿着神经分布,形成带状疱疹。

二、成人带状疱疹的症状及识别

带状疱疹在成人身上的症状通常包括沿某一神经路径(如腰部、面部或颈部)出现的红斑、水疱和剧烈的疼痛。这些水疱通常会在几天内破裂,形成溃疡,并最终结痂。整个病程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期间患者可能会经历持续的疼痛和不适。

要识别带状疱疹,您可以注意以下症状:突然出现的一片红斑,迅速发展为水疱;水疱沿着一条神经路径分布;伴有疼痛、刺痛或灼热感;可能出现发热、头痛或全身不适。

三、传播途径与风险因素

水痘和带状疱疹都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水疱液或呼吸道分泌物,以及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或打喷嚏)来传播的。因此,避免与已知感染者密切接触是预防的关键。

成人感染带状疱疹的风险因素包括免疫系统的下降(如由于疾病、药物或年龄增长)、长期的精神或身体压力,以及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

四、预防措施

预防水痘和带状疱疹的最佳方法是接种水痘疫苗。对于儿童来说,这通常是在一定的年龄段内进行的常规疫苗接种。然而,对于未接种过疫苗或未感染过水痘的成人来说,补种水痘疫苗同样重要。

除了接种疫苗外,日常的预防措施也包括:

1. 避免与已知感染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他们出现症状时。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共用个人物品等。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4. 增强免疫力,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来提高身体抵抗力。

五、诊断与治疗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上了带状疱疹,应立即就医。医生通常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可能的病史来诊断带状疱疹。

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包括:

1. 使用抗病毒药物来减轻症状并加速愈合过程。这些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遵循医嘱进行用药。

2. 局部护理来缓解疼痛和不适。您可以使用冷敷或温和的清洁剂来清洁皮肤,并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物质或护肤品。

3. 对于严重的疼痛,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止痛药或局部麻醉剂来缓解症状。

六、生活管理与自我照顾

在发病期间,以下是一些有助于减轻症状并促进恢复的生活管理和自我照顾建议:

1. 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洁皮肤,并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学物质或护肤品。轻轻拍干皮肤,避免摩擦。

2. 避免抓挠水疱或结痂:抓挠可能会导致疤痕形成或继发感染。如果瘙痒严重,可以尝试使用冷敷或温和的止痒药膏来缓解。

3.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食物等可能加重症状的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身体康复。

4. 充足的休息和睡眠:确保获得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免疫系统功能的提升。

七、破除误区与常见疑问

关于成人带状疱疹,有一些常见的误解和疑问需要澄清:

1. 误区一:即使一个人在儿童时期患过水痘,他们仍然有可能在成年后患上带状疱疹。这是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感染后会潜伏在体内,并在某些条件下重新激活。

2. 误区二:带状疱疹并不是一种“脏病”或“传染病”,它不会通过日常的接触或空气传播给未感染者(除非是直接接触到水疱液)。因此,无需对带状疱疹患者产生歧视或恐惧。

水痘并不是儿童的专属疾病,成人同样可能感染,并且表现为带状疱疹。了解这一事实对于保护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家人至关重要。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的风险并减轻症状的影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