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肝功能检查,这些指标你看懂了吗?
2024-07-19 10:50:13
作者:黄卫信
作者单位: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肝脏,被誉为人体的“化工厂”,承担着解毒、代谢、储存和排泄等重要生理功能。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都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因此,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成了我们了解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面对检查报告单上的一系列指标,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困惑。本文旨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解读这些指标,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肝脏状况。

一、了解肝功能检查的重要性

肝功能检查是通过化验血液,检测与肝脏功能相关的一系列生化指标,从而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肝脏的代谢能力、排泄功能、解毒能力以及合成功能等是否正常。对于及时发现肝脏疾病、预防疾病恶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肝功能检查常见指标解读

1.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两种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转氨酶水平升高。转氨酶的升高可能意味着肝脏正在受到损害,如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次性的转氨酶升高并不一定代表肝脏疾病,它可能是由于饮酒、剧烈运动或服用某些药物导致的暂时性现象。

2.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胆红素是红细胞分解后的产物,正常情况下,肝脏会将其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并排入肠道。胆红素水平的升高可能意味着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或胆道出现阻塞。值得注意的是,新生儿黄疸就与胆红素水平密切相关。如果新生儿出现黄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3.白蛋白(ALB)白蛋白是肝脏制造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对于维持人体血液渗透压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白蛋白水平的降低可能意味着肝脏的合成功能下降,或者身体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此外,白蛋白还是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除了上述关键指标外,肝功能检查还包括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指标。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评估肝脏功能的全面体系。

三、肝功能检查前的准备事项

为了确保肝功能检查结果的精准性,我们在检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检查前一天晚上,应避免摄入高脂食物,以预防食物中的高脂肪影响血液成分,进而干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在检查之前,我们应该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这样可以防止这些因素导致转氨酶等关键指标的水平产生异常波动。最后,对于那些在检查前需要持续服用药物的人士,建议提前咨询医生,了解是否需要暂时停药或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以确保检查能够真实反映肝脏的实际功能状态。

四、肝功能异常的可能原因及应对措施

当肝功能检查结果出现异常时,我们需要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肝功能异常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肝脏疾病;长期大量饮酒、肥胖、糖尿病等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以及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的肝损伤等。

针对不同的原因,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于病毒性肝炎等传染性疾病,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抗病毒治疗;对于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导致的肝功能异常,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对于药物或化学物质引起的肝损伤,需要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

五、如何保护肝脏健康

了解了肝功能检查的各项指标和肝功能异常的原因后,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保护肝脏健康。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量饮酒、戒烟、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维护其正常功能。

2.均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避免高脂、高糖、高盐等不健康食品的摄入。

3.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肝脏健康有益。

4.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其他相关体检项目,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5.避免滥用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镇痛药等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的药物。

结语

肝脏是我们体内的重要器官之一,承担着众多生理功能。通过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肝脏状况并维护其健康。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肝功能检查的各项指标及保护肝脏健康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努力守护好这个宝贵的“化工厂”吧!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