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你认识宝宝胃肠道的特点
宝宝的胃肠道其实和咱们成年人是不太一样的,对于宝宝胃肠道来说,其特点如下:
第一,场地小。新生宝宝的胃容量很小,而且与成人相比宝宝的胃相对呈水平位,食物容易返流。因此小宝宝就很容易发生溢奶、吐奶等消化问题。
第二,工具少,所谓的“工具”是指宝宝用于消化食物的一些液体和酶的分泌比成人要少,比如:胃酸分泌不足,且酸度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低。因此,就使得宝宝消化功能弱,更容易出现肠道不适的问题。
第三,不成熟。新生宝宝发育通常还不够完善,肠道的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主要包括:肠道菌群的定植还没有完善好,肠道粘膜通透性大,屏障功能差,免疫应答不平衡。因此,宝宝更容易发生过敏和感染。
二、为什么啥都不吃只喝奶的“小奶娃”也会肠道过敏呢?
很多妈妈会疑惑,小宝宝啥都不吃,只喝奶,为什么也会肠道过敏呢?有经验的妈妈会发现,通常情况下,宝宝如果发生肠道过敏的话,会有以下这些表现:严重吐奶、腹胀、腹泻、便秘、便血等。
第一个原因是“城墙”没建好。城墙是什么?就是指肠道屏障。而所谓的肠道屏障其实并不是可以看得见的围栏,而是由肠道上皮、肠道菌群、免疫蛋白等等构成的可以阻挡有害物质通过肠道进入人体的天然屏障。婴儿尤其是新生儿的肠道粘膜上皮细胞之间的缝隙还比较大,作为抵御“外物入侵”的“城墙“还不够紧实,导致很多大分子的物质就有机会”趁虚而入“,进而被原本就敏感不成熟的免疫系统识别成为”敌人“,过度抵抗和攻击,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第二个原因是宝宝的消化能力相对比较弱,一方面是消化酶的分泌和功能有限,使得大分子蛋白难以消化;另一方面如果有一些大分子的物质进入到宝宝的肠道,就会增加肠道的负担,提高过敏的风险。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宝宝肠道里的“卫兵”还没有就位。宝宝刚出生,肠道菌群的生态系统建立的还不完善,可能会出现“好”菌也就是有益菌少,而“坏”菌也就是容易致病的细菌相对比较多,就容易引起宝宝的肠道过敏或感染。
三、如何来帮助宝宝预防和缓解肠道的不适呢?主要就是要喝“好”的奶和喝“对”的奶。
先来说说喝“好”奶吧。
(一)母乳喂养就是科学喂养的首选方案,母乳是母亲赋予宝宝最理想的食物。因为母乳营养全面好吸收:
脂肪:母乳中含丰富的必需脂肪酸(包括亚油酸、α亚麻酸、DHA等),满足大脑和视网膜的发育,并可预防牛奶喂养时常因亚油酸不足而引发的湿疹。
矿物质:钙磷比例适宜(2:1),钙的吸收率高,对预防佝偻病有一定作用。锌、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虽不高,但吸收率相对高。
维生素:除维生素D外,其它维生素基本可以满足宝宝出生头6个月的营养需求。(维生素D难以通过乳腺进入乳汁,因此需要通过晒太阳等方式补充)
蛋白质:母乳蛋白质中大分子的酪蛋白少,多数为乳清蛋白,易于消化吸收。
(二)母乳能够让宝宝的肠道更加舒适,因为:
1.母乳中含有蛋白水解酶系统,能将大分子蛋白进行切割分解,变为小分子蛋白,更容易吸收,可极大的弥补宝宝胃肠消化能力的不足,给宝宝的小肚肚减负,预防过敏。
2.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可帮助宝宝肠道黏膜免疫成熟,减少肚肚不适的发生。
3.母乳不仅提供最佳质量和数量的营养素,而且含有益生菌,有利于宝宝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
(三)母乳喂养还有助于促进宝宝心智方面的发育。
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身心更健康,因为其有助于宝宝口腔及面部发育;母乳中含有比例适当的DHA,促进宝宝眼睛和大脑的发育,让宝宝更聪明;有助宝宝发展语言能力;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少哭闹;母乳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安然入睡。
总之呢,对于配方奶的选择,就是要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尽可能的让宝宝的肠道更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