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甲状腺结节:需要担心吗?如何正确对待
2024-07-17 11:34:07
作者:徐玉宁
作者单位:潍坊市中医院西院区肾病内分泌科
现阶段,在人们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升,许多人对甲状腺结节并不了解,经常会询问:甲状腺结节到底严不严重?我该怎么办?等问题,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甲状腺结节相关知识。本篇文章主要对甲状腺结节相关内容进行科普,重点介绍甲状腺结节的概念、发现方法、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一、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一个或多个结构异常的团块,这些团块会随着吞咽动作而出现上下移动的表现。从临床上来讲,甲状腺结节一般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多数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生长的速度比较缓慢,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无需特殊治疗,只需要对其进行定期观察。只有少数甲状腺结节为恶性结节,也就是甲状腺癌,虽是癌症,但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

二、如何发现甲状腺结节?

1.体检:在体检中医生可以通过触诊甲状腺的方式发现甲状腺结节。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在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经常使用,能够更加清晰地显示出结节大小、形态、边界等,在这些指标下医生能够准确发现和诊断甲状腺结节。

3.细针穿刺活检:细针穿刺活检一般用于可疑的结节,医生会建议家属通过细针穿刺活检的方式明确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进一步明确病情。

三、如何正确对待甲状腺结节?

1.实性结节

约90%以上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结节,仅有5%-10%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结节。若为1厘米以下的结节,需要定期前往医院复查;若为4厘米以上的结节,则需要结合病人是否出现压迫、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感受,判断是否需要手术治疗;若结节处于1厘米至4厘米之间,需要对结节的性质进行评估,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采用细针穿刺治疗。

多数甲状腺结节都建议每1年或2年复查1次。

恶性甲状腺结节通常具有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结节中有钙化点等表现,如果出现以上情况,需要先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如果判断结节为良性,只需要定期复查即可,但如果结节朝着恶性方向发展,则建议病人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在复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结节的生长速度进行观察,如果每年增长2毫米以内则是正常生长速度,如果每年增长4毫米以上则意味着结节具有癌变的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诊断。

2.囊性结节

囊性结节中通常会有囊液,可以使用注射器将囊液抽取出来,进行无水乙醇注射。如果囊性结节较大,则建议采用手术方法治疗。

3.囊实性结节

囊实性结节首选需要对实性的性质进行判断,在对囊实性结节进行处理的时候,通常采用与实性结节相同的处理方法。

四、如何预防甲状腺结节?

1.合理饮食

碘作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过度食用碘会引发甲状腺结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保证饮食的合理性,适量摄入碘,但不能过量,成人每天摄入碘的量不得超过100微克。日常饮食还需要避免食用过多烧烤、油炸类食物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2.适当锻炼

平时加强锻炼也能够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如跑步、跳绳等,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每日还需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睡眠的充足。

3.避免接触辐射

甲状腺结节的发生与接触辐射线、电离辐射等因素相关,为了预防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平时需要避免接触辐射线和电离辐射,也需远离电磁设备,尤其是儿童。

4.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尽早发现甲状腺结节,避免结节恶化。在体检中应当检查甲状腺激素相关的项目,如彩超、抗体等,每月还可以进行1次颈部自检,观察颈部是否出现肿块或异常变化等,可以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总而言之,甲状腺结节本身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对甲状腺结节多加了解,并从饮食习惯、运动习惯、作息习惯等方面出发就可以对甲状腺结节进行有效的预防。如果发现甲状腺结节,也无需过度担心,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检查与治疗,及时采取措施可避免甲状腺结节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也可保障自身的健康。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