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孕期如何运动?孕妈们看过来
2024-08-02 11:58:18
作者:黄晨攸
作者单位:都安瑶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
怀孕期间到底能不能做运动?

可以而且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的。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正确而适宜的孕期运动有利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过度增重等风险,有利于宝妈产后的形体恢复、预防孕期和产后抑郁。还能减少胎儿生长受限、巨大胎等风险,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宝宝体格生长发育。

孕期运动安全吗?

(1)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在没有孕期运动禁忌证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孕期运动是安全的。(2)孕期运动对孕妇是有益处的。

孕期运动对孕妇有哪些好处?

(1)可以加强机体肌肉力量,缓解耻骨痛、腰酸背痛、坐骨神经痛等疼痛、减轻关节水肿;(2)可以增强孕妇产程和分娩的体力,促进自然分娩、减少剖宫产;(3)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腿部抽筋、水肿;(4)可以改善孕妇情绪、缓解焦虑,改善睡眠,降低孕期及产后抑郁发生风险。(5)可以控制孕期体重过度增长,减少胰岛素抵抗,预防妊娠糖尿病、子痫前期等妊娠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和健康;(6)可以改善睡眠质量;(7)可以有效锻炼盆底肌肉力量,预防和减少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8)孕期运动也是胎教的形式之一;(9)促进肠蠕动,减少便秘发生;(10)控制孕期体重,有利于分娩后恢复身材。

孕期运动对宝宝有哪些好处?

(1)母体血液循环的增强,增加对胎儿氧气和营养的供给,从而促进胎儿大脑和身体发育;(2)母亲适当的户外活动、晒太阳,有利于胎儿的骨骼发育;(3)母亲的身心愉悦对孩子将来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也有一定作用。

哪些情况不能进行孕期运动?

(1)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或妊娠期高血压;(2)胎膜早破或提前出现阵痛;(3)宫颈机能不全或宫颈环扎术;(4)孕中期或孕晚期持续阴道出血;(5)胎儿发育迟缓;(5)多胎妊娠(三胎及以上);(7)控制不佳的高血压;(8)以前有过3次或3次以上自然流产;(9)先兆早产或流产;(10)前置胎盘;(11)严重贫血及心肺疾病;(12)癫痫;(13)甲状腺疾病及1型糖尿病;(14)羊水穿刺2周内。

对有这些情况的孕妇,孕期不建议进行规律运动。

孕期何时可以开始进行运动?

孕16周后产检正常,咨询医生无运动禁忌症后即可开始进行。

孕期运动多大强度合适?

建议选择中等强度的运动(运动过程中体温不超过38度,运动时脉搏每分钟不超过130次,身体微微出汗,心率稍加快,休息10分钟后即恢复平稳,血糖下降)。

孕期可进行哪些运动?

散步、游泳、孕妇操、孕期舞蹈、瑜伽、伸展运动以及盆底肌肉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5天的凯格尔运动,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缩短第二产程,促进阴道分娩,预防产后子宫脱垂和尿失禁,改善产后性生活质量。具体方法:做缩紧肛门阴道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s后放松,连续做15min,每日进行2次。

孕期哪些运动不能动?

(1)避免需要有身体接触、快速移动等增加摔倒风险的运动;(2)避免容易引起静脉回流减少和低血压的仰卧位运动;(3)避免骑马、跳跃、爬山、潜水、冲浪、滑雪、足球、篮球等剧烈运动。

应该多久运动一次?一次多长时间?

每周进行3~5天,每次持续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建议餐后30分钟后开始运动。运动应循序渐进,孕前没有运动习惯,运动时间从10分钟开始,逐步延长至30分钟。

孕期运动对环境有何要求?

最好在防滑的木质地板或铺有地毯的地面上进行,以减少震动。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流通。避免环境低氧、高温、过于潮湿。

孕期在什么情况下应立即停止运动?

(1)子宫收缩;(2)阴道出血;(3)呼吸困难;(4)头痛,头晕,胸痛,肌无力;(5)胎动减少;(6)胎膜早破;(7)下肢疼痛或水肿等;(8)难以维持平衡。

孕妇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停止运动,并及时就诊。

孕妈妈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前排空大小便。(2)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要适当补充水分;(3)避免在空腹、饥饿和注射胰岛素后运动,避免出现低血糖。进食后应休息30分钟后开始运动,单次运动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4)孕妈妈锻炼要遵循:热身、锻炼、放松三个部分。(5)孕期进行中等强度运动为宜,以运动时能够正常谈话为标准;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6)平躺运动时感到头晕、恶心或不适,应调整运动体位,避免采用仰卧位;(7)瑜伽和普拉提运动应避免减少静脉回流导致低血压的体式,应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进行。(8)所有运动都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在运动15分钟后宜稍作休息恢复体力。

让您的孕期因新生命的到来而感动,也能摆脱不“敢”动的阴影,运动出健康,运动出美丽。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