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通常指的是在妊娠 20 周后首次出现的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这种疾病的症状不仅仅局限于血压升高,还可能伴有蛋白尿、水肿、头晕眼花、上腹部不适等情况。特别注意的是,妊娠期高血压的症状可能因人而异,有些孕妈可能仅有轻微的血压升高,而有些则可能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
二、妊娠期高血压的危害
1对孕妈:
增加子痫的发生风险。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的阶段,发作时孕妈会突然出现抽搐、昏迷,对大脑和身体其他器官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威胁生命。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出现肝功能异常、蛋白尿等。
2对胎儿:
胎儿生长受限是常见的不良结局之一。由于孕妈血压升高,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胎儿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氧气,从而导致生长发育迟缓。增加早产的可能性。胎儿过早出生,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容易引发多种健康问题。胎盘早剥也是妊娠期高血压可能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胎盘过早从子宫壁剥离,会引起大出血,危及母婴生命。
三、妊娠期高血压的护理要点
1定期产检
孕妈应严格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进行产前检查。每次产检都会测量血压、体重、尿蛋白等重要指标,以及进行 B 超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是在孕晚期,随着胎儿的生长和孕妈身体负担的加重,每周都要进行产检,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例如,一位孕妈在某次产检中发现血压略有升高,医生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并加强了对她的监测,最终成功控制了血压,保障了母婴的安全。
2饮食调整
减少钠盐的摄入至关重要,每天的摄入量应控制在 6g 以下。过多的钠盐会导致水钠潴留,进一步升高血压。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和营养需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如菠菜、芹菜、苹果、香蕉等,能够提供丰富的营养,同时有助于降低血压。避免食用高脂、高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蛋糕、巧克力等,以防体重过度增长和血脂升高。
3适当休息
充足的睡眠对于孕妈来说非常重要,每天应保证不少于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血压的稳定。采取左侧卧位休息,能够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为胎儿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4情绪管理
保持心情舒畅是孕期护理的重要环节。孕妈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可以通过听轻柔的音乐、阅读喜欢的书籍、散步、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5适度运动
适度的运动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妈来说是有益的。可以选择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运动时要注意强度适中,以不感到疲劳为宜。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控制血压。
6自我监测
孕妈要学会在家自行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血压的异常变化。
若发现血压异常升高或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四、妊娠期高血压的预防措施
备孕时全面检查身体,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和重要脏器功能,有问题及时治疗。
孕前保持适宜体重指数(BMI)在 18.5 - 23.9 之间,孕期合理控制体重增长。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放松心情。保证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减少高盐、高脂、高热量食物摄入。
五、结语
妊娠期高血压对母婴健康存在潜在威胁,但通过有效的预防策略和精心的护理措施,如孕前的全面检查与准备、孕期的体重管理、生活方式的优化、饮食的合理规划,以及确诊后的定期产检、科学饮食、充足休息、情绪调节、适度运动和自我监测等,能够显著降低其不良影响,为母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