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为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又被称为思觉失调症,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精神障碍,其影响范围广泛,涵盖了个体的思维、情感和社交等功能。虽然在医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这个疾病的确切病因到目前为止依旧是一个谜。
2 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
2.1 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多种感知觉障碍,最明显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及幻触等,其中幻听是最为常见的。
2.2 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最为核心的一种症状,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两种。妄想是最常见、最重要的思维内容障碍。最常见的妄想包括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非血统妄想等。
2.3 情感障碍
对于情感症状而言,情感淡漠及情感反应不协调是常见症状。此外,不协调性兴奋、易激惹、抑郁及焦虑等情感症状也比较常见。
2.4 意志和行为障碍
多数患者会出现意志减退甚至缺乏,出现诸如活动减少、离群独处、行为被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对工作和学习失去兴趣,不关心自己的未来,对未来没有明确打算,有些患者可能有一些计划和打算,但执行力不强。
2.5 认知功能障碍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出现几率最高的是认知缺陷,约占到总体数量的85%左右,会出现信息处理和选择性注意、工作记忆、短时记忆和学习、执行功能等认知缺陷。
3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3.1 药物治疗
对于精神分裂症而言,药物治疗是最为主要的一种方法,通常是利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抗精神病药和精神刺激药。传统抗精神病要也被叫做经典抗精神病药,是精神分裂症治疗最为常见的一种药物。早期抗神经病药物通常针对症状的,如妄想、幻觉等,但其副作用比较严重,出现诸如代谢紊乱、震颤、肌肉僵硬等情况。近些年来出现了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被叫做“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这些药物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而且副作用比较少,还可以很好地控制情感症状。除此之外,由于患者个人存在差异,医生可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达到个性化治疗目的,让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3.2 心理治疗
在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心理治疗能够使患者自我认知能力得到提升,缓解焦虑等消极情绪,让社交、应对等能力得到提升。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认知行为疗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善不合理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使患者症状得以减轻,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行为认知了解能够使患者更好地处理幻觉、妄想等问题,还能够让患者的社交水平、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强化。此外,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心理教育也是重要内容,可以将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减少患者受到的误解以及他人对患者产生的偏见,让患者获得社会支持和理解。心理治疗还能够指导患者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心态,更好地应对疾病的威胁与挑战。
3.3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是缓解严重抑郁、自杀、躁狂,或其他精神症状的有效方法。也能够减轻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幻觉、思维混乱等症状。
4 如何精神分裂症
预防精神分裂症也同样十分重要。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民众对精神分裂症有更加全面、系统的认知,减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歧视与抵触。同时尽早识别和干预有精神分裂症风险的人群,如存在家族史、早期心理疾病史等人群。同时形成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这对于精神分裂症的预防都有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精神分裂症是十分重要的精神类疾病,必须要给予其更多的关注和认知,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治疗,帮助患者战胜精神分裂症,重新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