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二、脑卒中的识别
脑卒中的预警信号包括:症状突然发生的口眼歪斜,流口水,说话不清楚或理解困难,眼前发黑,看东西重影或看不清,一侧胳膊腿无力、麻木,晕倒,突然头痛,走路跑偏,站立或走路后头晕等。
三、发生脑卒中怎么处理
发生卒中征兆,要迅速拨打120,送往最近的卒中中心或绿色通道医院,牢记“时间就是生命”。简单描述患者情况和病情,准确描述地点,让急救医生做好抢救准备,最快到达急救地点。
务必保持呼吸通畅。如果有呕吐,要侧卧把头偏向一边,将患者上衣扣子解开,同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如假牙、呕吐物等。如果患者鼾声如雷,说明存在呼吸不畅,要侧卧或者把脖子垫高,头向后仰。切忌自行服药,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治疗方法不同,没有确诊时随意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
切忌将患者扶直坐起,不要抱、拽、背、扛患者。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家属最好尊重急救医生的建议,切忌选择自驾车或出租车转运。
四、脑卒中的预防
80%脑卒中病人都有高血压。有高血压病的人比无高血压病的人患脑中风的危险高7倍,长期、持续的血压升高,可加速动脉硬化。一般高血压患者建议血压控制在小于140/90mmHg,定期监测血压,建议至少个月测量1次血压,以调整服药剂量。
高血糖能升高血液黏滞度和凝固性,导致大中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致使管腔狭窄,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差,有效的血糖控制带来良好的临床结局。
单纯的血脂升高不会引起我们太多的不适,常不被察觉,但却危害极大,被称为“无声杀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冠心病、心梗和卒中,血脂检查可以尽早发现LDL-C升高,尽早预防卒中的发生。
良好的生活习惯,吸烟、酗酒是脑卒中独立的危险因素,尤其对缺血性脑卒中更是确定的危险因素。
结束语:脑卒中是可防可控的,我们应该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适当运动,避免长期熬夜,合理膳食,定期体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在防治卒中的路上共同努力,不等“中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