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患上感冒发烧等疾病后往往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合理用药,缓解症状。但是很多家长朋友面对孩子的用药问题常常手足无措,陷入儿童用药误区,那么家长该如何给孩子正确用药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其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没有发育成熟,因此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并不高。和成年人相比,儿童无论不管是用药剂量还是用药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避开常见用药误区,保证儿童合理用药极为重要。
误区一:孩子生病之后立刻开始用药。部分家长将吃药当作了一个习惯,认为药物既然能够消除疾病缓解症状,那么常吃一定没有什么问题。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出现了咳嗽或者流鼻涕等症状,就想立马给他用药。事实上,一般情况下孩子每天咳嗽的次数不超过四到五次,每次咳嗽的声音不超过三到四声,就不需要用药,可以居家观察一段时间,并调整作息、合理饮食来提升其抵抗力。若咳嗽次数增加或出现呼吸困难、喘息等情况,则需要及时就医。完全可以在家观察一段时间,并调整作息、合理饮食来提升其抵抗力。
误区二:预防性用药。部分家长因为听信各种不实虚假的广告宣传,会给孩子盲目服用药物预防疾病的发生。比如当病毒性感冒流行时,即便孩子未出现任何症状,很多家长朋友也会让孩子服用一些药物想要起到预防作用。大多都是缓解疾病症状或者消除病毒细菌。如果家长朋友盲目给孩子用药,那么会导致孩子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
误区三:盲目擅自服用抗生素、退烧药和维生素。很多家长过早给孩子服用抗生素或者过量服用抗生素,对孩子的肝肾以及身体其他部位造成了永久性损伤,对孩子的未来成长极为不利。甚至部分孩子对抗生素等药物形成了抗体,一旦发生疾病需要更大剂量的药物才能够起效,陷入不良循环。还有家长在孩子发烧的时候习惯给孩子服用退烧药,虽然退烧药可以退烧,但在孩子体温低于38.5℃的时候可以不使用退烧药。当孩子出现高温时则可以适当使用退烧药,降低体温缓解症状。此外,经过大量科学研究表明,适当服用维生素可以提高人身体免疫力,促进孩子身体生长发育。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剂量的重要性,给孩子补充了过量的维生素,从而导致孩子出现了中毒综合征,包括呕吐、视线不清和头痛等症状。
误区四:错误剂量用药。部分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认为自己家孩子体重较大,药物也会多用一些。其实这样是非常不安全的,家长朋友要知道,孩子的年龄摆在那,需要按照同年龄和同性别儿童规范用药才可以。还有些家长朋友则没有仔细察看药物使用说明书,将一些大人都需要酌情适量吃的药物分给孩子吃。比如尼美舒利就不建议十二岁以下孩子服用,左氧氟沙星则禁止十八岁以下孩子使用。
误区五: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其实这个误区和错误剂量服用药物差不多,部分家长看到孩子生病难受之后非常着急,比如看到孩子发高烧之后,害怕孩子温度过高将身体烧坏,因此让孩子吃了布洛芬等退烧药物之后还想让其吃感冒冲剂。家长朋友们要明白,药物不是吃得越多就代表病好得越快,而且中药的副作用也不小。一些药物中存在相同的成分,如果一起吃则会导致用药剂量大大增加,对孩子身体造成损伤。
误区六:糖水服药。孩子们都怕苦,因此为了让孩子乖乖吃药,部分家长会选择用糖水或者饮料等帮助孩子服药。糖水尤其是饮料大多都是偏酸性的,还包括一些微量元素,可能会导致药物失去其原本的作用。
总而言之,儿童用药和成人用药相比,要求更为严苛。剂量要合理,用药要准确,家长朋友们需要提高警惕,避免陷入儿童用药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