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乳牙与恒牙的更替期间,要保持牙齿清洁并非易事,因为恒牙要比乳牙体积大,它们同时在口腔中交错排列,造成牙齿的高低不平,这也意味着食物残渣和牙菌斑有了更多的藏身之所。牙菌斑是一种经常会在牙齿表面形成的无色的、黏黏的细菌生物膜,它是导致蛀牙和牙龈疾病的罪魁祸首。
首先,孩子开始换牙的时间可以前后不一牙齿生长的速度也不尽相同。儿童换牙开始时间一般在6岁左右。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14岁以内应该完成换牙:有的小朋友乳牙脱落了几个星期,而恒牙不萌出家长很着急,其实,从乳前牙脱落到恒牙前牙萌出大约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必要时经照X线片后未发现异常,则不需要处理。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牙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
其次,要保证孩子顺利换牙,还需注意孩子牙齿生长与牙弓的发育有很大的关系,孩子在换牙之前,就应该经常咬一些硬的食物,如花生、豆类等,以锻炼牙弓,使其充分发育。当新牙萌出,而乳牙尚未脱落,就形成了“双层牙”,这时应当及早到医院拔取乳牙,以免妨碍恒牙正常就位。 有的小朋友会出现新萌出的上前牙有正中间隙、扭转、向远中倾斜等表现,这是“丑小鸭”期,是一种生理的发育过程,而不是异常表现,不需要进行处理。由于牙齿发育期间有全身性疾病或乳牙根尖感染,会造成新牙缺损,而牙釉质一旦发育完成后就不会有大的改变,因此,补充更多的钙片,缺损的牙齿也不能恢复。
此外,要特别保护孩子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颗恒磨牙,孩子最早萌出的第一个恒磨牙,也就是“六龄齿”,这颗牙如果掉了就不会再长了。“六龄齿”对孩子领面部的生长有定位、定高的作用,对其他牙齿萌出,排列整齐与否都有影响,保护好它可以终生受益。在换牙期,乳牙与恒牙共存,恒牙刚刚萌出,特别是作为“咬合关键”的“六龄牙”牙齿表层钙化不足,耐酸性差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加之多数儿童刷牙不彻底,非常容易发生龋坏。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做窝沟封闭,教会孩子正确地刷牙。在换牙期,乳牙松动即将脱落时儿童常习惯用舌头舔松动的牙,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应及时给予纠正。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控制儿童对含糖饮食的摄入,督促并指导孩子正确刷牙,定期(每半年 带孩子到医院做一次口腔检查,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