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属于关节炎中最古老也是最常见的类型,它曾经被称作增生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病等,现在统称为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内软骨变性及破坏、关节边缘及软骨下的骨质过度增生为特征的常见病。中国超过50%的老人有骨关节炎,目前有超过1亿人患有骨关节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骨关节炎就是一种“老化”,或者说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并不是一种“病”。但它又的确是一种疾病,因为它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使患者丧失运动功能。几乎每个人的关节里,都有一种类似于“软垫”、“避震器”的装置,那就是软骨。软骨具有很好的弹性,可以覆盖并保护骨骼的末端,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处理与关节表面的摩擦,如跳跃、摩擦等。软骨在年轻时是正常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软骨会逐渐退化,直至完全消失。如果没有了软骨的保护,骨骼间的直接摩擦和碰撞,将导致关节肿胀和疼痛。另外,因为没有软骨的保护,硬骨之间的直接摩擦刺激,将会引发骨刺,对关节的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何保护关节健康
1.坚持科学、合理膳食:在饮食方面要做到多样化,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以达到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应该多食用一些富含钙质的食品,比如豆制品和乳制品等。尽量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生冷、油腻的食物,可以多食用一些当季的蔬菜、温性水果。多做一些户外运动,增加晒太阳的机会,这样可以帮助你的维生素D的合成和钙质的吸收。
2.合理锻炼关节:可以通过游泳、步行等方式来提高膝关节的承重能力,同时还可以对膝关节周围韧带、肌肉进行一定的锻炼。通过锻炼,可以增强膝盖的稳定性,预防腿部的肌肉萎缩,减轻疼痛。关节不好的人最好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比如下蹲、登山、爬楼梯等,
否则会增加关节的负担,从而加重对关节的磨损。
3.积极减轻体重:肥胖会增加关节的负荷,加速关节的磨损与衰老,最终导致变形性关节炎的发生。所以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体重,避免肥胖。防止关节受潮和受凉,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必要时戴上护膝,避免膝关节受凉。
4.注意走路和劳动时的姿势:不要长时间下蹲、站着或坐着,要经常换姿势,避免关节一直保持着一个姿势,从而造成过大的压力。骑自行车能辅助治疗骨性关节炎,但是要把座椅的高度调节好,才不会对膝盖造成影响。
5.避免关节受到伤害:适当进行身体运动,可以加强肌肉、韧带的强度,增加关节的稳定性,改善关节的柔韧性,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但是,必须有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如果不慎跌倒,无法用双手支撑地面,则应主动将身体重心放低,可以先以髋部落地。在关节扭
曲时,要确保你的身体得到一段时间的缓冲,不能硬抗,不然会损伤到关节的内外。
生命在于运动,任何人都不能维持一个动作状态太久,中老年人更是如此。尤其是久蹲、久跪、久坐等体态,会对中老年人的关节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一旦一个动作时间过长,就要起身运动一下。尽量少蹲、少跪、少背重物,如果实在不可避免,也要注意不能持续太久,避免关节僵硬。
总之,呵护关节健康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平时要多注意骨骼健康,多吃低盐高钙的食物,多晒日光浴,多做运动,防止关节病的发生。注意在锻炼之前要进行10分钟的热身,锻炼完之后要进行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