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中,肿瘤的诊断不仅包括解剖部位、病理组织分类信息,还包含着肿瘤的分型、分期等信息。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肿瘤疾病的编码较为复杂,若是不能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解剖、病理和诊断相关知识,在面对五花八门的肿瘤问题时难以进行准确分类编码。本文就围绕肿瘤编码规则进行分析,向大家科普关于肿瘤编码规则的那些事。
关于肿瘤,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肿瘤是指体内的细胞异常增殖和聚集形成的局部性病变,是由正常细胞发生突变或异常增生而引起的。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良性肿瘤是指细胞的增殖和聚集在一定范围内,通常生长缓慢,一般对治疗和手术有较好的反应,预后较好。恶性肿瘤是细胞异常增殖和聚集形成的一种肿瘤,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侵犯及扩散到周围组织和器官,甚至转移到远处的部位,对机体造成损害和威胁,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通常较快,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疗效欠佳,预后较差。肿瘤的病因复杂,可能与个体遗传、环境暴露、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肿瘤包括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早期发现肿瘤、及时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肿瘤的编码结构与方法
具体来说,一个肿瘤的编码包括部位编码和形态学编码,部分情况下还会有功能活性的编码,一旦有肿瘤转移现象,还需要编码转移部位的肿瘤。因此,肿瘤疾病至少有两个编码,部位+形态学编码,例:肺上叶腺癌伴肺门淋巴结转移。其编码的表现形式:C34.1M8140/3C77。下面就从肿瘤形态学编码和查找肿瘤编码的方法进行分析。
肿瘤的形态学编码
简单来说,肿瘤的形态学编码是采用组织学编码+动态编码构成,形态学编码的特点是字母“M”,并在字母后有4个数字,然后后面是一个斜线和一个数字。例如,某肿瘤的表现形式为M9800/3,斜杠前表示肿瘤的组织来源,斜杠后表示肿瘤的动态(性质)。组织学编码代表肿瘤组织来源,不同的组织来源会采用不同的数字表示,如:M8550/3(腺泡细胞癌),斜线前的M8550是指肿瘤来源于腺泡组织,斜线后的数字3表示动态为恶性。肿瘤的动态编码有着固定意义,如:/0代表良性,/1是否良性或恶性未肯定,/2原位癌/3代表恶性,原发部位,/6恶性,转移部位。
查找肿瘤编码的方法
(1)确认肿瘤形态学的主导词,例:肺腺癌,先查腺癌。
(2)在卷三第一部分索引中查找肿瘤形态学编码。
(3)在第一卷中核对肿瘤的形态学编码。
(4)根据形态学编码的指示在索引中肿瘤表的相应栏内查找肿瘤的部位编码。
(5)在第一卷中核对肿瘤的部位编码。
四种直接在形态学编码之后给出部位编码的情况如下:无法区分部位的肿瘤:如,淋巴瘤;不区分部位的肿瘤:如脂肪瘤特殊组织或部位肿瘤:如脑膜瘤;某些未指出部位的肿瘤:如内胚窦瘤。
肿瘤编码规则是什么
肿瘤编码规则分为多方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如:
如果诊断中没有指明是继发的肿瘤,索引中也没有其他说明,则肿瘤编码按原发性处理。如:左肺上叶腺癌(没说明是继发,按原发)编码:C34.1 M8140/3。
肿瘤部位的交搭跨越:原发部位不明确的肿瘤,但是肿瘤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部位称为交搭跨越。编码规则如下:
同一类目下涉及相邻部位的肿瘤(交搭),编码于该类目的.8中;除非索引中另有特指则按规则分类;
同一临床解剖系统相邻部位肿瘤在不同类目下(跨越),
按归属的解剖系统分类;
跨越不同临床解剖系统的肿瘤,编码于C76.8其他和不明确部位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
异位组织的恶性肿瘤编码于所提及的部位,如异位胰腺恶性肿瘤C25.9。
总而言之,肿瘤编码规则的准确应用对于医学记录、疫情监测、疾病统计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专业的编码人员通常会接受培训,并密切关注ICD系统的更新和变化,以确保准确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