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床角度来说,眩和晕是不同的症状,但是很多时候大家都会将两种症状混为一谈,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药不对症的现象。眩是指眼花,晕则是指头晕,或者昏蒙不清、摇晃不定,生活中这两种症状多一起出现,因此也被称为眩晕。眩晕失眠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症状,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应对,下面我们就围绕眩晕失眠进行分析,向大家科普相关的知识,并了解具体的经方治疗内容。
中医是如何看待眩晕失眠的?
中医认为,眩晕和失眠都是身体内部平衡失调的反应,常常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肝阳上亢等原因引起的。根据中医理论,眩晕和失眠可以是相互影响的,并且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对于眩晕来说,中医认为主要有内因和外因,内因包括肝阳上亢肝风内扰,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等,而外因则包括风寒湿邪侵袭等。中医常采用调理阴阳平衡、补充气血和改善脏腑功能等方法来治疗眩晕,具体的治疗方法可能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按摩等。对于失眠来说,中医认为主要是肝火亢盛、心脾失调、阴虚火旺等因素导致,中医常采用清肝泻火、养心安神、补益脾肾等方法来治疗失眠,常用的治疗方法可能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艾灸等。
由此可见,中医治疗眩晕失眠的关键在于辨证施治,通过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脏腑功能,以及补益气血等方法来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从而缓解症状。值得注意,中医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地治疗,并建议患者在就医前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
眩晕失眠的经方治疗
眩晕的经方治疗
眩晕的经方治疗需要明确病因,然后再进行治疗,以保障最终的治疗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眩晕并伴有头重等症状:此时会出现无论坐着、躺着还是站着都会感到天旋地转。中医认为这一症状多与风和水引有关,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采用泽泻汤,即泽泻五两,白术二饮两,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2)头晕伴有口干、小便不利等症状:这一类患者有着明显症状,即坐着不晕,一站起来就感觉头晕目眩,可以使用苓桂术甘汤或五苓散进行治疗。
(3)眩晕并伴有吐涎沫、小便不利、口渴等症状,治疗中重点通阳化气祛引,可以使用五苓散。
(4)眩晕并伴有呕吐、心悸等症状,重点在降气利水祛引,可以采用小半夏加茯苓汤。
(5)少阳病:这一病症会出现口苦、咽干和目眩等症状,此时可以选择小柴胡汤进行治疗。
(6)肝阳上亢:患者多会出现脑袋发胀、发闷或者烦闷发晕等情况,此时可以选择天麻钩藤饮类的方剂。
(7)血瘀类患者:除头晕外还伴有头痛现象,疼痛位置固定,此时可以选择通窍活血汤或者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
(8)运动、饮食调理:除却上述经方治疗外,还可以通过运动、饮食进行调养,也可以显著减轻症状。
失眠的经方治疗
(1)安神补心汤:适用于心脾两虚型的失眠,表现为心悸失眠、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主要组成为人参、黄芪、酸枣仁、夜交藤等,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气的作用。
(2)五灵脂合剂:适用于肝肾阴虚的失眠,表现为心烦易怒、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症状。主要组成为龙骨、牡蛎、山药、茯苓等,具有清热降火、安神宁心的作用。
(3)保和丸:胃不和则卧安,对于胸闷腹胀,脾胃消化功能不良,饮食积滞的可以用保和丸促消化。
(4)黄连阿胶汤:适用于心肾不交型的失眠,表现为心烦易怒、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症状。主要组成为黄连、阿胶、生地黄、白芍等,具有清心安神、滋阴养血的作用。
(5)对于情志方面原因导致的失眠,可以结合情志调理,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服用逍遥散加减。还可以结合有氧运动,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