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够对多种疾病进行诊断,并且诊断准确率和检出率较高,对临床诊疗工作有着极大的助益。其中肌骨超声又被称为超声“神探”,能够清晰显示皮肤、筋膜、肌肉、肌腱、韧带和周围神经等软组织以及创伤、劳损、炎症以及各种关节炎、骨骼与软骨肿瘤,还可以帮助寻找软组织异物。近年来,肌骨超声得到广泛应用,遂本文就围绕超声“神探”——肌骨超声,向大家科普相关的知识。
肌骨超声的临床应用
关节病变。肌骨超声可以用于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及手足小关节疾病的诊断和评估,帮助医生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关节脱位、滑囊炎等等。并且是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常规检查方法。
肌肉病变。肌骨超声可以提供实时的动态图像,帮助医生确定肌肉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以及肌肉内占位性疾病的诊断,并指导治疗和随访康复过程。比如骨化性肌炎、先天性肌性斜颈、肌肉良恶性肿瘤的鉴别等都可以通过肌骨超声来检查。
肌腱病变。超声对肌腱的细微病变显示非常有优势,能够清晰显示肌腱的走行、内部回声、是否有钙化、内部血流情况、附着处骨质的改变、周围腱鞘的异常等等,所以对肌腱病、肌腱断裂、腱鞘炎等疾病的诊断非常有帮助,比如我们常见的肩袖损伤、网球肘、高尔夫球肘、狭窄性腱鞘炎、腱鞘囊肿等等。
神经病变。肌骨超声能够检查诊断的神经病变包括神经卡压(如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神经脱位、神经良恶性肿瘤、神经创伤等。
介入治疗。肌骨超声可以用于引导治疗和手术操作,它可以提供实时的影像引导,准确定位目标区域,提高治疗或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如穿刺活检、关节内注药、引导穿刺抽液、神经卡压等的针刀治疗等。
需要强调的是,肌骨超声是一种有限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目前可以广泛适用于某些临床情况,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仍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技术(如X线、MRI等)进行综合评估。
肌骨超声的检查优势有哪些?
无辐射无创伤。肌骨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无明确禁忌证、无放射性的检查方法,不需要进行手术或切口,而且相比于X光和CT扫描,不需要使用放射线或其他有辐射的成像技术,对孕妇、不能长时间平卧位配合检查的老年人和幼儿、幽闭恐惧症患者的检查更有优势。
易于操作。相对于其他成像方法,肌骨超声相对简单易行,不需要特殊的准备和复杂的设备操作,可以进行床边检查,在检查的同时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检查。
实时性。肌骨超声可以实时动态观察和评估肌肉和骨骼结构的运动和变化,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运动性损伤和疾病。并且在检查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进行双侧对比,更有利于发现细微病变和早期诊断疾病。
肌骨超声的局限性
虽然肌骨超声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但也有一些局限性。首先,超声波不能穿透骨骼,对深部组织和肿瘤的评估能力相对较弱;其次,因切面受限,不能对整个关节的解剖结构进行完整地显示;再次,肌骨超声的技术培训难度相对较大,检查效果与操作者的技术和经验密切相关。所以对于复杂病例或需要更详细评估的患者要与其他成像技术(如MRI或CT)结合使用,以获得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不恰当的运动和生活方式,各种急慢性运动损伤、退行性病变、免疫代谢类疾病等也越来越多,但不同的疾病可能有着类似的症状,临床医生想要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这时候肌骨超声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神探”,成为医生探究真相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