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肺炎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发绀、精神差等。小儿肺炎病因复杂,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感染引起,也可由其他原因引起,如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等。据统计,小儿肺炎发病率占整个儿童发病率的20%左右。小儿肺炎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发绀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没有护理好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一、小儿肺炎有哪些常见误区?
误区一:孩子发烧了就是肺炎
肺炎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体温升高并不一定就是肺炎。导致发烧的病因很多,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结核、药物反应等。但肺炎引起的发烧通常都很高,持续时间长,患儿烦躁不安、拒奶,有呼吸困难、胸痛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状。
误区二:孩子发热后马上住院
肺炎患者常常需要住院治疗。但如果体温在38.5C以下时,不需要住院治疗。如果体温在38C以上且伴有抽搞的患儿应及时就医。
误区三:肺炎治愈后就没事了
肺炎是一种严重疾病,会使宝宝肺部产生大量的积液,使肺部的正常呼吸功能受到影响,严重的可造成孩子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肺炎治愈后仍要继续治疗一段时间。
误区四:多喝水就能好起来
肺炎患儿由于咳嗽、咳痰等症状导致身体水分流失较多,很容易出现脱水现象。所以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但要避免饮用过多的果汁或含糖饮料。
误区五:高烧后再吃药治疗效果更好
高烧后用药治疗效果较好,但一定要注意退烧后不能马上用药,因为此时的用药会影响到退烧的效果。
二、疾病诊断
肺炎根据其临床表现,结合有无合并其他疾病进行诊断。小儿肺炎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下呼吸道感染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咽痛、发热、头痛、食欲差,但无明显气促和呼吸困难,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胸片无明显改变;下呼吸道感染肺炎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痰或呼吸困难,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三、病情观察
1.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及呼吸情况,若出现精神荽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情况,应及时给患儿补充液体,防止发生脱水。
2.观察患儿呼吸情况,若呼吸增快或减慢,出现青紫等表现时,应及时给予吸氧处理
3.观察患儿有无呕吐、腹痛等症状,若发生呕吐,可在喂药时将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误吸。
4.观察体湿变化,体温在39C以上时,应及时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5.注意患儿的咳嗽情况,若出现咳嗽加重、痰中带血或胸痛、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6.观察患儿是否有皮疹出现,如有皮疹应及时就诊。
四、护理方法
1.小儿肺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嗽,此时要给宝宝多喝水,促进毒素排出。
2.如果宝宝有痰,可以用温开水喂孩子喝,这样可以把痰咳出来。但如果宝宝痰多,可以用吸痰器把痰吸出来。
3.小儿肺炎时要注意让宝宝卧床休息,给孩子多喝水,防止脱水。如果宝宝在咳嗽时,不要强行让他停止咳嗽,这样会导致病情加重。
4.肺炎期间要注意补充营养,多吃水果和蔬菜。
5.当宝宝患有肺炎时要注意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新鲜空气的流道和新鲜,可有效预防肺炎的发生。
6.小儿肺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治疗期间不要随意停药或更换药物,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或诱发其他疾病。
7.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于焦虑紧张。
五、饮食调节
1.营养充足。饮食要均衡,不能偏食。保证营养充足,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2.饮食清淡。应以易消化、清淡为主,少吃油腻、煎炸食品。
3.饮食规律。每餐要按时、按量进食,不能暴饮暴食,以免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4.饮食卫生。不要吃变质和不干净的食物,以免发生食物中毒或细菌感染。
5.注意补充水分。肺炎患儿容易出汗,应及时补充水分,以免缺水引起脱水或虚脱。
6.饮食均衡。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促进食欲,提高机体抵抗力。
7.饮食有节。饮食不能过饱过饥,暴饮暴食对胃肠道刺激大,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肺炎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