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病毒性脑炎是指由病毒直接侵犯脑实质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由节肢动物传播的流行性脑炎以及变应性脑炎),临床表现多样。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是成人尤其是儿童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一种常见类型。
一、重症急性脑炎的分类与危害
重症急性病毒性脑炎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
1.前驱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体征,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病、呕吐等。
2.前驱期后:可出现发热、头痛、精神差、意识障碍等,部分患者会出现惊厥。
3.精神症状期: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异常等。
4.昏迷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可能会出现嗜睡、昏睡、昏迷等,
5.恢复期:患者可在1周内恢复正常。重症急性病毒性脑炎预后差,病死率高,后遗症多。
二、重症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护理措施
1.环境护理:保持病室清洁、安静,温度适宜,定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将患者安置于床上,注意保暖。禁止在病室内吸烟、饮酒,禁止大声喧哗。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饮食护理:患者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吸收,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等。保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4.安全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安全宣教工作,告知家属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保持病室安静、整洁、舒适,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护理注意事项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做好病情记录。
2.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给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并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
3.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4.注意给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皮肤损伤。
5.在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的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及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6.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加强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训练。
7.对症处理并发症: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要给予相应处理。
四、并发症的预防
1.预防感染:在病毒性脑炎的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以防止继发感染。
2.预防惊厥:对于高热患者要注意预防惊厥发生,可适当给予镇静剂,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哭闹。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者肢体恢复。
3.预防癫痫发作:对于有癫痫家族史、反复癫痫发作、癫痫持续状态或既往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应加强监护,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五、重症急性病毒性脑膜炎的治疗
1.抗病毒治疗:早期(发病2~3天内)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如抗流感病毒药物,千扰素等。在病毒感染的急性期或恢复期应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选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
2.镇静:采用镇静药物以减轻脑水肿,有利于脑细胞修复。
3.脱水降颅压: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或速尿,以减少颅内压增高。
4.对症治疗:在急性期注意防止和纠正缺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控制血压。高热者可用物理降温或应用退热药物。惊厥者可肌肉注射安定0.1~0.2mg/kg,必要时可重复应用。
5.预防感染:根据病情需要对有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6.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应根据病情选择合理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方法,如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