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月经的正常进行代表女性的身体健康,而一旦月经发生时间、出血量、血色等方面的混乱,就代表女性的身体状况发生了一定的异常。而在治疗调理月经不调的过程当中,我国传统中医的针灸方式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证型进行针对性的调理,进而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理节奏。
什么是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又被称为月经失调,月经紊乱,指的是女性的月经周期、出血量、血色、经质等方面脱离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月经提前、月经延迟、月经过多或过少等多种不同的症状。作为女性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月经的出现不仅代表女性的生育能力已经成熟,更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反应女性身体各方各面的健康,一旦女性的月经发生混乱,就代表女性的身体健康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只有加强对月经不调的重视,并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女性身体的健康。
中医对月经不调的认识
在我国传统中医的认识当中,月经不调这种疾病可以分为“经早”“经迟”“经乱”三种情况,而这些情况的发生通常与患者的血热、血虚或血瘀等三种证型有关,不同证型的患者可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比如,血热的患者就很容易出现月经提前、月经过多的症状;血虚的患者容易出现月经延后、月经过少的症状;而血瘀的月经不调患者则会在月经期间感到严重的疼痛,有时还会导致一些器质性病变的发生。另外,患者的情志以及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等也是导致月经不调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处于发育阶段的女孩在没有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的时候就很容易因自身的营养供应不足而导致肾精的亏虚,进而导致患者月经的推迟与稀少。只有根据患者月经不调的具体类型采取合适的调理措施,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中医治疗月经不调,针灸疗法有奇效
1.经早。在我国传统中医的认识当中,月经提前的“经早”症状主要是由于血热证引起的,而治疗方式则需
要采取清热调经的原则,选择患者的任脉以及太阴经穴为主进行针灸治疗。在此过程当中,中医通常会选择关元、血海与三阴交这三个穴位为主穴,其中关元是任脉上的穴位,能够有效地调理冲任;血海穴能清泻血中的热邪;而三阴交穴是人体三条足阴经的交汇点,针刺三阴交穴可以则可以起到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等多种效果,对于月经不调的治疗非常有效。另外,中医还应当根据患者热证的虚实与症状的表现选择合适的配穴,比如实热症需要额外针灸太冲穴或行间穴;虚热症需要额外加太溪穴;月经量过多需要加隐白穴,等等。
2.经迟。与“经早”相对的,“经迟”这种月经不调的症状是在患者血虚症的影响下产生的,治疗方式需要采取温经散寒和血调经的原则。其中,中医需要选择患者的气海、三阴交、归来三处穴位作为针灸的主穴,其中气海穴能够益气温阳;归来穴则有条理气血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条经的时候不同的穴位需要采取不同的施针方法,比如主穴中的气海、三阴交就需要使用补法或是进行艾灸,而归来穴则需要使用泻法进行施针。
3.经乱。在对“经乱”的月经不调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的过程当中,中医需要采取疏肝益肾、调理冲任的治疗方法,选择关元、三阴交以及肝俞作为主穴施针。其中,关元、三阴交两处穴位的作用上文已经提到过,而肝俞则是人的肝脏的背俞穴,针刺肝俞有良好的疏肝理气的效果。而根据患者的症状不同,医师还应当选择适当的配穴,比如经乱加胸胁胀痛的患者需要加膻中、内关作为配穴;肝气瘀滞者需要加期门、太冲作为配穴;等等。而在针法方面,肝俞需要使用泻法进行刺激,其他主穴需要使用补法,而配穴则应当根据患者的本标虚实按照虚补实泻的方法进行施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