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医生讲解甲减:从分类到治疗全知道
2025-03-18 09:09:04
作者:曾智飞
作者单位:西昌市人民医院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显著影响。甲减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涉及甲状腺自身病变、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以及甲状腺激素抵抗等多方面因素。准确诊断甲减需综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上,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是核心手段,但治疗目标因人群而异,且需长期管理。深入理解甲减的分类、诊断与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甲减的分类

1.1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原发性甲减是因甲状腺自身病变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常见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它使甲状腺组织受损,功能减退;甲状腺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腺体,导致激素分泌减少;放射性碘治疗后,甲状腺组织被破坏,激素生成能力下降,最终引发甲减。

1.2 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中枢性甲减源于下丘脑或垂体病变。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或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不足,无法有效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垂体瘤、下丘脑肿瘤、颅脑外伤等可影响这些激素的正常分泌,进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1.3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可能正常,但由于细胞对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降低,激素无法正常发挥作用。其发病机制复杂,多与基因突变有关,导致甲状腺激素信号传导受阻,出现类似甲减的症状。

2.甲减的诊断

2.1 症状与体征  

甲减症状多样且不典型,早期易被忽视。患者常感到乏力、怕冷、体重增加,还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便秘、皮肤干燥等。体格检查时,医生可能会发现黏液性水肿、心动过缓或甲状腺肿大等体征,这些表现虽不具特异性,但为诊断提供了重要线索。

2.2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是诊断甲减的关键手段。主要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游离甲状腺素(FT4)。原发性甲减患者通常表现为TSH升高、FT4降低,而中枢性甲减则表现为TSH降低或正常、FT4降低。检测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有助于明确病因,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减。

2.3 辅助检查  

怀疑中枢性甲减时,需进行垂体或下丘脑的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以明确是否存在肿瘤或其他病变。甲状腺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甲状腺的形态和结构,排除其他甲状腺疾病,为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3.甲减的治疗

3.1 替代治疗  

甲减治疗主要依靠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左甲状腺素钠(L-T4)是首选药物。它能有效补充体内缺乏的甲状腺激素,恢复甲状腺功能。治疗初期,医生会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调整剂量,并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确保治疗效果。

3.2 治疗目标  

甲减治疗目标是将血清TSH和FT4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不同人群目标略有差异,如孕妇需严格控制甲状腺功能在正常范围下限,避免影响胎儿发育;儿童和老年人也需根据身体状况调整目标,以保障健康。

3.3 长期管理  

甲减患者需长期服药并定期随访。养成良好服药习惯,避免漏服或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注意饮食均衡,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诊断与治疗涉及多方面内容。从原发性、中枢性到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不同类型的甲减有着各自的病因与特点。诊断时需结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辅助检查,综合判断病情。治疗上,主要依靠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通过合理调整药物剂量,严格把控治疗目标,并做好长期管理,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维持正常生活。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甲减的诊断将更加精准,治疗方法也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