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春季节交替,小儿过敏性紫癜也进入了疾病高发期,腿上“斑斑点点”不好看,经常“腹痛难忍”,如何解决这些烦恼?一起来看!
什么是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以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血管炎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皮肤紫癜,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蛋白尿等。主要见于学龄期儿童,男孩多于女孩,四季均有发病,但春秋季多见。
常见原因有哪些?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以病原体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药物(抗生素、磺胺药、解热镇痛剂等)、食物(鱼虾、蛋、牛奶等)及花粉、虫咬、疫苗注射等致敏因素,使具有敏感素质的机体产生变态反应,从而造成损伤。
过敏性紫癜的表现类型
过敏性紫癜多为急性起病,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约半数患儿伴有低热、乏力、精神萎靡、纳差等全身症状。
1.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最常见,属于较轻型,表现为皮肤紫癜,常为首发症状,多见于下肢和臀部,对称分布,严重者累及上肢,面部及躯干少见。初起为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肤,压不褪色,此后颜色加深呈暗紫色,最终呈棕褐色而消退。皮肤紫癜一般在4~6周后消退,部分患儿间隔数周、数月后再次复发。
2.腹型过敏性紫癜:除皮肤紫癜外,还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腹痛、呕吐、腹泻及便血等。
3.关节型过敏性紫癜:除皮肤紫癜外,还表现在关节肿胀、疼痛、压痛及功能障碍等;多数在数日内消失而不遗留关节畸形。
4.肾型过敏性紫癜:病情最为严重,多发生于起病一个月内。在皮肤紫癜的基础上,还会出现血尿、蛋白尿,偶见水肿、高血压及肾衰竭。
5.混合型过敏性紫癜:除了皮肤紫癜外,还合并上述其他类型的临床表现。
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措施
1.皮肤护理:⑴观察皮疹的形态、颜色、数量、部位,是否反复出现,每日详细记录皮疹变化情况。
⑵皮疹有痒感,应保持皮肤清洁,防擦伤、抓伤,如有破溃及时处理,防止出血和感染。
⑶衣着应宽松、柔软,经常换洗,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避免使用碱性肥皂。
⑷避免接触可能的各种致敏原,同时遵医嘱使用止血药、脱敏药等。
2.缓解关节疼痛:观察患儿关节疼痛及肿胀程度,保持患肢功能位置。据病情给予热敷,教会患儿利用放松、娱乐等方法减轻疼痛。患儿腹痛时应卧床休息,尽量在床边守护,做好日常生活护理。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缓解关节疼痛和解除痉挛性腹痛。
3.监测病情:⑴观察患儿发病前有无发热、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⑵观察有无腹痛、便血等情况。有消化道出血时,应卧床休息,给予无渣流质流食,出血量多时要考虑输血并禁食,经静脉补充营养,注意观察大便性状、颜色等。
⑶观察尿色、尿量,若有血尿和蛋白尿,提示紫癜性肾炎,患儿住院后应定期做晨尿检查,有水肿的患儿要记录尿量,出院时嘱家属追踪尿检3~6月。
4.休息与饮食指导:⑴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创伤,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避免过早或过多的行走性活动、做好日常生活护理。
⑵饮食指导:给予低敏饮食、食用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肾型紫癜患儿应给予低脂、低盐饮食,腹型患儿如出现剧烈腹痛、吐血或便血时应禁食。
5.心理护理:过敏性紫癜可反复发作,患儿及家属应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6.健康指导:⑴本病以春、秋二季好发,故在春、秋季节应避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受凉。
⑵过敏性紫癜可反复发作或并发肾损害,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私自停药或减药,不适随诊,定期复查。
⑶患儿应尽量避免接触各种可能的过敏原,如出现过敏症状及时就诊。
⑷患儿日常穿着应宽松舒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在患病一年内接种疫苗,不宜吃海鲜、鸡蛋、牛奶、芒果、榴梿、豆类、磺胺类、抗生素类等食物和药物,发病前2~3月每1~2周复查一次尿常规。
总结
过敏性紫癜具有自限性,单纯皮疹通常不需要治疗干预,治疗包括控制患儿急性症状和影响预后的因素,如急性关节痛、腹痛及肾损害等。如若您的孩子也出现了上述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