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脑血管堵塞,还有一招能救命!专家帮你疏通大脑“生命线”
2024-11-15 20:32:16
作者:方永康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
当我们提到脑血管堵塞时,往往都会联想到中风、偏瘫,甚至是失去宝贵的生命。但是,当下还有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一疾病背后的真正危险,脑血管堵塞的风险在日益增长。血液供应是维持脑细胞正常功能的重要保障。而脑血管堵塞便是因为血液不能顺利通过大脑的血管,从而导致脑细胞缺氧所致。正常情况下,脑细胞在缺氧状态下最长可以维持4~6分钟。超过这个时间,脑细胞就会开始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当大脑这个“生命指挥中心”受到严重损害时,后果就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每个人都需要了解一些脑血管堵塞相关的防治知识,疏通大脑“生命线”。

识别风险因素:生活中的蛛丝马迹

要想防止脑血管堵塞,识别风险因素便是其中的第一步。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三高”问题是造成脑血管堵塞的重要推手。吸烟及饮酒过量、不良饮食习惯都会增加这一风险。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弹性下降,血管壁也将变得脆弱,更容易发生堵塞。因此,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发现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的调整:打败阻塞的关键

而调整生活方式便是防止脑血管堵塞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在饮食上,大家应尽量减少高脂肪、高糖分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在日常生活中,则要定期进行有氧运动,比如步行、游泳,这些不仅能改善心血管功能,还能帮助维持健康体重;而戒烟限酒也是必须做到的,每一口烟,每一杯酒都会增加血管损伤的风险。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晚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保护血管健康也非常重要。

心理健康的维护:情绪影响大脑

除此之外,心理健康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诸如长期的压力、焦虑、抑郁都会对血管造成不良的影响。故此,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情绪管理才是保持大脑健康的关键。大家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技巧,比如深呼吸、冥想,或者参与一些能够带来快乐的活动,这些都能帮助缓解压力,帮助各位更好地应对脑血管堵塞。

科学救援:关键时刻的急救措施

在面对突发的脑血管堵塞时,及时的急救便显得尤为重要。此时,积极了解及时识别脑血管病的一些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在危急时刻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应考虑脑血管堵塞的可能: 一侧肢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持续的头晕、记忆缺失等等。当大家在意识到可能出现脑血管问题时,就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说明情况并请求帮助。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则需让患者保持平躺状态,头部稍稍抬高,这样很有助于脑部血流的稳定。如果患者出现呕吐,便要帮助其侧卧以防呛咳。在急救过程中,也尽量不要给患者进食或饮水,以免对病情造成不良影响。

联合防御:预防、识别、干预三步走

针对脑血管堵塞而言,预防、识别和干预是三大重要步骤。其中,预防是降低风险的第一要务,改变生活习惯、定期健康检查就是其基础;而识别则是要对脑血管问题的各种信号保持警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干预则包括有紧急情况的急救处理和后续的康复治疗。通过这三步走的策略,便可以极大地减少脑血管堵塞所带来的危害,保护自己和家人的脑健康。

医疗协助:信赖专业的力量

在预防和治疗脑血管堵塞的过程中,专业的医疗协助始终都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从科学的体检到专业的诊断,从急性期的药物及介入等治疗方法到康复期的功能训练,医生便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定期复查,便是保障疗效的重要保证。

综上,健康是一场持久战,面对脑血管堵塞,更需要长期的关注和行动无论是从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急救知识,还是对疾病的仔细识别和医疗的专业支持,都应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让我们在这条健康之路上继续前进,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和幸福的未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