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一种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多伴有多种程度不同的咽部黏膜和淋巴组织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咽部疾病。
哪些情况下会患病?
正常人的咽部或扁桃体隐窝内可能存在某些病原体,在身体防御能力正常时并不致病,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体可大量繁殖并侵入扁桃体,出现炎症反应。常见的致病因素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甚至可见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此外,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也可以引起感染。
诱发因素主要包括气温降低、季节更替、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过度劳累或者上呼吸道有慢性病灶存在。
患病有哪些表现?
急性扁桃体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咽痛为主要症状,可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典型症状
全身症状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起病急,患者表现为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周身不适等症状。
局部症状
表现为剧烈的咽痛,吞咽时咽痛加重,甚至因畏惧疼痛不敢吞咽,疼痛常常放射至耳部,婴幼儿常表现为流口水和不吃东西。
伴随症状
全身症状
儿童有时可因高热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等,婴幼儿可因肠系膜淋巴结受累而出现腹痛及腹泻。
局部症状
部分患者会有下颌和(或)颈部的淋巴结肿大、压痛,可以出现转头受限;
言语含糊不清;
扁桃体过于肿大时,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
医生会做哪些检查来确诊?
该病发病快,病情变化迅速,甚至可引起全身多系统的各种疾病,因此,在发现咽喉痛24-48小时内未缓解,扁桃体红肿、化脓,有吞咽困难、发热、头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体格检查
首先,医生检查患者的口咽,查看扁桃体的情况。
扁桃体肿大分为三度:Ⅰ度扁桃体超出腭舌弓但不超过腭咽弓;Ⅱ度扁桃体肿大超过腭咽弓;Ⅲ度扁桃体肿大达到咽后壁的中线。
此外医生还会检查患者耳、鼻这些可能被感染的部位,另外还会检查患者的颈部和下颌是否有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的患者常伴有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红细胞沉降率增高和C反应蛋白增高。
咽拭子涂片和药敏试验可查到致病菌以指导临床用药。
一旦患病该如何治疗?
治疗目的是改善症状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方式取决于致病原因。
病毒性急性扁桃体炎可以自行好转,无需药物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扁桃体红肿化脓,则需要足量足疗程服用抗生素。
服用过程中,即使感觉症状有所改善,也不能擅自停药、减药,否则疗程不足,可能会造成再次感染。
同时,还可以应用局部治疗、中药治疗来缓解不适症状。对于反复发作的患者,可以在急性期2周后进行扁桃体切除术。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多喝水,吃清淡、营养的食物;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大便通畅;剧烈咽痛或高烧时,可以遵医嘱口服解热镇痛药;因该病具有传染性,患者需要适当隔离。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抗菌治疗
一般情况下,病毒性急性扁桃体炎常会自然痊愈,无需药物治疗。而细菌性扁桃体炎患者,需要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决定药物是口服还是静脉输液。
局部治疗
可以采取口腔局部含漱的方法,以取得清洁止痛的疗效。
手术治疗
如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可行扁桃体切除术。急性发作期间不建议手术治疗,可在扁桃体炎急性发作痊愈2-3周后手术。
生活中如何预防?
引起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原体是有传染性的,因此,最好的预防措施是提高免疫力,减少或避免感染致病菌。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避免感染致病菌;饭后睡前,用淡盐水漱口,以保证口腔卫生,减少扁桃体致病菌的残留;多吃清淡、有营养的食物;日常注意保暖,避免劳累;多做运动,增强体质;少抽烟,少喝酒,减少对扁桃体的刺激;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不与其他患者接触。
扁桃体虽小,但却在我们的咽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它患病时需积极诊治,生活中需引起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