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煎煮的艺术:不同药材的熬制火候与器皿选择
2025-04-16 13:16:27
作者:张如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我们中国人做事情 讲究艺术,比如:为人处世的艺术、语音艺术,书法艺术,所有的艺术,都是讲究一个”度“,可以理解为”火候“对应的科学词语就是”量“,“数量”,凡事”过犹不及,“量变引起质变”这些在中药材的配制、煎煮各环节都 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说厨房里炖汤要讲究火候,煎中药更是如此!一碗好汤药,不仅要药材选对,还得像煮咖啡一样掌握“水温、时长、手法”三大秘诀。今天咱们就聊聊煎药的学问,让你家的养生汤药既安全又高效!

一、选对锅具:煎药界的“黄金搭档”

1. 砂锅才是真CP

老祖宗传下来的砂锅、陶罐是煎药界的“黄金搭档”。它们导热均匀,就像给药材做“温泉SPA”,能让有效成分慢慢释放。千万别用铁锅、铝锅——这些“暴躁小哥”会和药材里的成分打架,让药效打折。

2. 现代厨房替代品

如果家里没有砂锅,搪瓷锅、玻璃锅也能凑合。就像煮汤用不锈钢锅也行,但别用它煮酸梅汤,道理是一样的。

3. 锅具避雷指南

铁锅:会让药材变“黑脸包公”(如黄芩、地黄)

-铜锅:像醋泡铜锅会起绿锈,药材也会被“染色”

电炖锅:适合懒人煲滋补药,但解表药千万别用

二、浸泡有讲究:唤醒药材的“起床仪式”

1. 水温要像泡绿茶

冷水泡药是基本操作,水温控制在20-30℃最佳。就像泡绿茶不能用开水,热水会让药材表面“锁死”,有效成分泡不出来。

2. 不同药材的唤醒时间

药材类型  浸泡时长  举个栗子

花叶类小清新  20--30分钟  菊花、薄荷

根茎类硬汉  1小时起步  黄芪、当归

动物类老腊肉  2小时以上  龟甲、穿山甲鳞片

小技巧:泡药水别倒掉!这可是“初代精华液”,直接开火煎就行。

三、火候时间表:药材界的“个性定制”

1. 武火文火交替舞

武火快攻:像炒青菜一样大火煮沸,适合薄荷、紫苏等“小鲜肉”药材

文火慢炖:小火咕嘟着,适合人参、熟地等“老干部”药材

2. 按功能定闹钟

药材类型  头煎时间  二煎时间  适用病症

解表发汗组  10-15分钟  5-10分钟  感冒发烧流鼻涕

清热降火组  15-20分钟  10-15分钟  牙龈肿痛长痘痘

滋补养生组  40-50分钟  30-40分钟  体虚贫血手脚凉

普通药材  20-30分钟  15-20分钟  日常调理

注意:计时从水沸腾开始算,别把烧水时间也算进去!

四、特殊药材的VIP服务

1. 先煎派:需要“提前入场”

矿石大佬:生石膏、磁石要单独煮30分钟,像熬骨头汤得先熬出味

毒剧选手:附子、乌头要先煮1-2小时去毒,安全第一

2. 后下组:拒绝“泡温泉”

香气美人:薄荷、砂仁在关火前5分钟下锅,像涮羊肉要最后下

娇气宝宝:钩藤、大黄的有效成分怕热,煮久了就“罢工”

3. 包煎小分队

花粉萌妹:蒲黄、海金沙要用纱布包着煎,不然药汤变“芝麻糊”

带刺青年:旋覆花有绒毛,不包煎会刺激嗓子

4. 其他特殊服务

烊化组:阿胶、鹿角胶要隔水蒸化,像冲奶粉不能直接煮

另煎组:人参、虫草要单独炖,土豪药材不能大锅烩

冲服组:三七粉、珍珠粉直接兑药汤,像冲藕粉一样方便

五、煎药小贴士:厨房里的急救包

1. 煎焦了怎么办  

立即倒掉!焦糊药会产生毒素,千万别心疼药材

2. 药液量控制  

成人每次喝150ml-200ml左右,大概是小饭碗大半碗的量

3. 煎煮次数  

一般来说,煎煮两次就可以了,否则会像泡茶一样越泡越淡

4. 保存妙招  

煎好的药放玻璃瓶冷藏3天?不好掌握也没什么依据! 改成尽快喝完,喝前温一下就行

结语:煎药如烹小鲜

煎药其实和做饭一个道理——海鲜要快炒,老母鸡要慢炖。记住三个关键:  

1. 器具选对不将就(砂锅优先)  

2. 火候时长看性格(解表药要快,滋补药要慢)  

3. 特殊药材特殊照顾(该包就包,该后下别犹豫)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这么多,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中药材的正确使用,为大家的健康带来更多福音,通俗的理解吧,可以把这些药材当成朋友,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性格,举一反三,下次煎药时,一定要把药材当成不同性格的朋友:急性子的薄荷需要速战速决,慢性子的人参得慢慢相处。只要掌握这些“相处之道”,你也能成为居家煎药小能手!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