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指由化疗药物引起或与化疗药物相关的恶心和呕吐,是最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是困扰和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易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及体重减轻,更是患者畏惧化疗、生活质量下降和依从性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积极、合理地预防和处理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化疗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目前常见的止吐药物有哪些?除了使用药物治疗以外还有哪些非药物治疗方式可以缓解呢?
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的分类
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按照发生时间,通常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1.急性:一般发生在化疗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并在化疗后5~6h达高峰,一般可在24h内缓解。2.延迟性:多在化疗24h之后,一般可持续2~5d。3.爆发性:即使进行了预防性止吐治疗但仍出现的呕吐,并需要进行“解救性治疗”。4.难治性:以往的化疗中使用预防性和(或)解救性止吐治疗失败,而在后续化疗周期中仍然出现的呕吐。5.预期性:患者在前一次化疗时经历了难以控制的恶心呕吐之后,在下一次化疗开始之前即发生的恶心呕吐;
对于医生护士而言,其他类型的恶心呕吐是比较棘手的,但是对于患者而言,预期性恶心呕吐才是最难克服的。它常常被一些化疗相关的线索所诱发,例如患者进入到病房的环境或闻到医院的气味时就会产生恶心的感觉,甚至有的患者在听到化疗药的名字,或看到与化疗药水相同的颜色时就会感到恶心,更有甚者,看到上次给自己注射化疗药的护士都会发生恶心呕吐。当发生此种情况时,应及时寻求精神科及心理医生的帮助。
恶心呕吐的治疗药物
1.常见的止吐治疗药物有以下4类:(1)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托烷司琼等,主要预防和治疗急性恶心呕吐。帕洛诺司琼不仅预防和治疗急性恶心呕吐,而且对迟发性恶心呕吐疗效更好。(2)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阿瑞匹坦、福沙匹坦等,主要预防和治疗迟发性恶心呕吐。(3)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主要与以上两类药物联用。(4)其他药物:奥氮平、甲氧氯普胺等,主要用于爆发性呕吐,或联合用药。
2.止吐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哪些?(1)便秘:便秘是5-HT3受体拮抗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止吐药物导致肠液分泌减少和肠道蠕动减慢。可通过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软化粪便;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可适当服用预防便秘的药物如乳果糖、麻仁丸、番泻叶等。(2)腹胀:主要是由消化功能不良、肠蠕动减慢和便秘造成。(3)嗜睡:主要见于奥氮平、异丙嗪以及一些镇静类药物如地西泮等。轻度的嗜睡不需特殊处理,1~2天后可以自行缓解。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要避免独自外出,特别是不能驾驶助动车,汽车等。
恶心呕吐患者的饮食及生活指导
1.饮食建议: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化疗前建议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营养的食品,如蛋类、肉类、鱼类、虾类、豆制品、蔬菜等,少食油炸、腌制、辛辣的食品,避免暴饮暴食。化疗前2小时最好不要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推荐食谱:鲜芦根汤、萝卜酸梅汤(根据医生建议和个人体质调整)。每天分5~6次少吃多餐,会比每日足量3餐更舒服。饭中及饭后不要饮用大量水。饭后不要立即就卧床休息。远离气味浓烈的食物、饮料。这些包括咖啡、鱼类、洋葱以及正在烹饪的食物。
2.穴位按压法:(1)按压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桡侧屈腕肌肌腱和掌长肌肌腱之间。采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按压相应穴位产生酸、麻、胀感觉,可缓解恶心呕吐。(2)按压合谷穴:别名虎口,位于手背第1、第2掌骨间,在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配合内关穴按压效果更佳。(3)按压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3.运动疗法:化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进行低强度、短时间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快走、上下楼梯、有氧健身操等,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还有助于促进食欲,缓解化疗期间的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运动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每周3~5次,每次20~30分钟,切忌一步到位,以免适得其反。对于老年患者或有骨转移、骨质疏松的惠者,应该给予运动时照顾,如家属协助,以避免跌倒和受伤。运动原则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