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胎盘早剥你一定要了解
2024-09-20 14:51:20
作者:邓惠贞
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在孕期,每一位准妈妈们都充满了对新生命的期待与喜悦,但同时也需要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孕期并发症。其中,胎盘早剥是一种严重且可能危及母婴生命的并发症,了解它对于保障母婴安全至关重要。

什么是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的一种疾病。正常情况下,胎盘在胎儿出生后才会与子宫分离。因此,胎盘早剥是一种异常且严重的状况。

胎盘早剥的症状

胎盘早剥的症状轻重不一,根据剥离的程度和范围可分为三级。

1.0级胎盘早剥:0级胎盘早剥主要表现为胎盘后有小凝血块,但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2.1级胎盘早剥:1级胎盘早剥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较多,色暗红,可能伴有轻度腹痛或腹痛不明显,贫血体征不显著。这种情况下,胎盘剥离面通常不超过胎盘的1/3,多见于分娩期。

3.2级胎盘早剥:2级胎盘早剥则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和(或)腰酸、腰痛,其程度因剥离面大小及胎盘后积血多少而不同,积血越多疼痛越剧烈。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脉弱及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此外,患者还可能无阴道流血或仅有少量阴道流血的情况,但贫血程度与外出血量不相符。若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的1/2或以上,胎儿便可能会因为严重缺氧而导致死亡。

胎盘早剥的原因

胎盘早剥的具体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许多因素都可能增加其风险,包括:

1.血管病变:妊娠期间的高血压疾病、肾脏疾病以及全身血管病变,尤其是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可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破裂出血,进而形成血肿,导致胎盘早剥。

2.机械性因素:外伤(特别是腹部直接受撞击或摔倒)、胎位异常行外倒转术矫正胎位、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双胎妊娠第一胎儿娩出过快或羊水过多导致宫腔压力骤减等,均可能促使胎盘早剥。

3.其他因素:此外,吸烟、滥用可卡因等药物、孕妇年龄及产次等问题也是胎盘早剥的潜在风险因素。高龄孕产妇、既往有胎盘早剥病史、妊娠晚期长时间仰卧位导致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等,都可能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

胎盘早剥的危害

胎盘早剥不仅威胁胎儿的生命,还可能对孕妇造成严重伤害。胎儿会因缺氧而面临胎死宫内的风险,而孕妇则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急性肾衰竭、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

为了降低胎盘早剥的风险,孕妇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烟、饮酒和使用非处方药物,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2.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管理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等潜在风险因素。3.避免腹部受伤:注意保护腹部,避免受到直接撞击、压力和长时间仰卧。4.适量运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应鼓励孕妇作适量的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胎盘早剥的治疗

胎盘早剥的治疗一般会根据产妇孕期、早剥的严重程度以及胎儿的情况来决定。医生会先帮产妇检查其生命体征有无异常,随后通过监测胎心来判断胎儿的具体情况。若胎盘早剥情况较为严重,医生会采用手术手段帮助产妇将胎儿分离,保护产妇的健康。

结语

总而言之,胎盘早剥是一种严重的孕期并发症,可能危及母婴生命。了解其症状、原因和预防措施对于保障母婴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孕妇应定期产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腹部受伤,并在出现任何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通过及时的医疗干预和正确的处理,大多数情况下都能保证母婴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每一位准妈妈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孕期环境。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