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如何正确护理手术后的伤口?            
2025-03-05 15:58:00
作者:陈媛
作者单位:大邑望县中医医院 外二科 

手术治疗后,伤口的护理直接关乎着身体的恢复进程和健康状况。正确的护理方法不仅能加速伤口愈合,还能降低感染风险,减少疤痕形成。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手术后伤口护理的关键要点。

一、了解伤口类型

不同手术产生的伤口差异较大,一般分为清洁伤口、清洁 - 污染伤口、污染伤口和感染伤口。像甲状腺手术,切口相对清洁,属于清洁伤口;而胃肠道手术,因与外界相通,易受细菌污染,多为清洁 - 污染伤口或污染伤口。知晓伤口类型,能帮助我们初步判断护理重点和感染风险,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

二、术后初期护理(1-2 天)

1.观察伤口状况:术后需密切留意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若发现包扎伤口的纱布被血液或淡黄色液体浸透,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这可能意味着伤口有出血或存在炎症反应,需要及时处理。

2.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术后初期,伤口要严格保持清洁、干燥。不要随意揭开覆盖伤口的敷料,避免外界细菌入侵。如果伤口不小心被水浸湿,要马上告知医生,更换新的无菌敷料。

三、日常护理要点

1.定期更换敷料: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这有助于保持伤口的清洁,促进愈合。一般来说,清洁伤口换药间隔时间较长,污染伤口则需要更频繁更换。在医院时,医护人员会按规范操作;出院后,要严格遵循医生给出的换药时间和方法进行操作。

2.注意伤口消毒:消毒是预防伤口感染的关键步骤。通常会使用碘伏等消毒剂,由伤口中心向外周进行擦拭,消毒范围要足够,一般直径在 5 - 10 厘米左右。消毒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新生的组织。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或有异常分泌物,应增加消毒次数,并及时就医。

3.合理安排饮食:饮食对伤口愈合也有着重要影响。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能为伤口愈合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维生素 C 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像橙子、柠檬、猕猴桃等新鲜蔬果可多食用;锌元素也参与伤口愈合过程,适当吃些坚果、海鲜能补充锌。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以免刺激伤口,加重不适。

四、特殊情况处理

1.伤口疼痛:术后伤口疼痛是正常现象,但如果疼痛剧烈难以忍受,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需告知医生。自行用药可能掩盖真实病情,影响医生准确判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疼痛原因,比如是伤口正常愈合引起的疼痛,还是存在感染、伤口开裂等异常状况。只有明确病因,医生才能给予合适的止痛措施,比如调整治疗方案、合理使用止痛药物等,保障患者的恢复。

2.伤口发痒: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能会发痒,这是新生组织生长的表现。但千万不要用手抓挠,手上细菌多,一旦抓挠,细菌很容易入侵伤口,从而引发感染,延缓伤口愈合,甚至可能导致伤口恶化。如果感觉瘙痒难耐,可以轻轻按压伤口周围皮肤,以适度的压力缓解痒感。或者用干净的冷毛巾冷敷,让局部皮肤温度降低,麻痹神经末梢,减轻瘙痒的感觉。

五、康复后期护理

1.预防疤痕形成:对于一些愈合后可能留疤的伤口,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硅酮凝胶等祛疤产品,或佩戴压力绷带、疤痕贴等。一般在伤口愈合后 1 - 2 周开始使用,持续使用数月,能有效减少疤痕增生。

2.适当活动促进恢复:在伤口愈合良好的情况下,逐渐增加活动量。适当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但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例如,腹部手术后,早期可进行散步,随着恢复情况好转,再进行一些轻度的有氧运动。

六、结语

手术后伤口护理是一个细致且需要耐心的过程。这期间,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影响伤口的愈合进程。因此,患者及家属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认真做好每一个护理环节,比如正确消毒、按时更换敷料等。只有这样,才能让伤口更快更好地愈合,帮助身体早日恢复健康。如果在护理过程中,发现伤口有渗血、红肿等异常情况,或是对护理操作存在疑问,一定要及时与医生沟通,避免延误病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