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报告只针对当前样本有效,是因为人体是个复杂且动态变化的系统,我们的血液成分每时每刻都在经历变化。这些变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饮食和生理状态
1.不同食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不同。(1)普通进餐后,甘油三酯将增高50%,血糖增加15%,ALT 及血钾增加 15%;(2)高蛋白膳食可使血液尿素、尿酸及血氨增高;(3)高脂肪饮食可使甘油三酯大幅度增高;(4)高核酸食物(如动物内脏)可导致血液尿酸明显增高。
2.饥饿状态。长期饥饿可使血浆蛋白质、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尿素等降低。相反,血肌酐及尿酸则增高,由于饥饿时机体的能量消耗减少,故血液T3、T4水平将明显减低。
3.运动和精神。精神紧张、激动和运动可使儿茶酚胺、皮质醇、血糖、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等增高。
4.生物钟。清晨6~7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最高,深夜0~2时最低。
5.月经和妊娠。与生殖有关的激素在月经周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纤维蛋白原在月经前期开始增高,血浆蛋白质则在排卵时减低;胆固醇在月经前期最高,排卵时最低。
6.饮酒。长期饮酒者可导致ALT、AST、y-GT增高;慢性乙醇中毒者,血液胆红素、ALP、甘油三酯等增高。
7.吸烟。长期吸烟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coHb、CEA等增高;而IgG则减低,ACE活性减低。
8.其他。某些诊疗活动可影响检验结果,包括外科手术、输液或输血、穿刺或活检、透析、OGTT、服用某些药物、使用细胞因子等
注: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y-GT,y谷氨酰转移酶;ALP,碱性磷酸酶;cohb,碳氧血红蛋白;cea,癌胚抗原;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二、药物
药物干扰检验结果主要有4条途径:
①影响待测成分的物理性质。②参与检验过程的化学反应。③影响机体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和(或)细胞活动中的物质代谢。④对机体器官的药理活性和毒性作用。
三、采血操作
1.采血时间 。有些化学成分的血液浓度具有周期性变化。①尽可能在上午9时前空腹采集标本。②尽可能在其他检查和治疗之前采集血液标本。③根据药物浓度峰值期和稳定期特点采集血液标本,以检测药物浓度。④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采血的具体时间。
2.采血部位 。不同部位的血液标本中某些成分会有差异,甚至对检测结果产生严重影响,故应选择恰当的采血部位。
3.采血时体位 。体位改变可引起血液许多指标发生变化。从仰卧位到直立位时,由于有效滤过压增高,水及小分子物质从血管内转移到组织间隙,血浆容量可减少12%。由于血液浓缩,细胞及大分子物质相对增高5%。受这种体位影响的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HCT、ALT、ALP、总蛋白、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载脂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 - 胆固醇(LDL-C)、醛固酮、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等。因此,采集血液标本时,住院患者可采用卧位,非住院患者可采用坐位,并保持平静心态。
4.压脉带的使用。静脉采血时,压脉带压迫时间过长可使多种血液成分发生改变。①压迫40秒,血清总蛋白可增加4%,AST增加16%。②压迫超过3分钟时,因静脉扩张、瘀血,水分转入组织间隙,导致血液浓缩,可使白蛋白、血清铁、血清钙、ALP、AST、胆固醇等增高5%~10%,血清钾增高更明显。同时,由于氧消耗增加,无氧酵解加强,乳酸增高,ph降低。
在了解这些可能影响血液检验结果的因素之后,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配合检查,确保检验结果能够更精确地反映身体的真实状况,从而有助于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