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导管室护理:那些你必须知道的术前准备细节
2025-03-11 11:04:24
作者:张楠
作者单位:保定市曲阳县人民医院

在现代医学实践中,介入性治疗因其微创和快速康复的特点,已经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关键方法。导管室作为实施介入性治疗的核心环境,其护理工作的质量对治疗结果和患者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在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它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效果,接下来将详细阐述导管室护理中术前准备的几个关键点。

患者准备

全面评估: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和心理评估。身体评估涵盖患者的生命体征、既往病史、过敏史等,这些信息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应对术中突发状况至关重要。例如,了解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能避免在手术中使用可能引发过敏的药物。心理评估也不容忽视,很多患者面对手术会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能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提高其配合度。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包括手术的目的、过程、风险以及术后注意事项。比如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适,但都是短暂且可控的,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一般建议术前 6 - 8 小时禁食、4 小时禁水,以防止术中呕吐导致误吸。

皮肤准备:做好手术区域的皮肤清洁和备皮工作。对于常见的心血管介入手术,通常需要对双侧腹股沟区或上肢肘部的皮肤进行准备。清洁皮肤可以减少细菌数量,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备皮则是为了避免毛发影响手术操作和消毒效果。

物品器械准备

手术器械:确保各类手术器械齐全且性能良好。如导管、导丝、穿刺针等,这些器械是介入手术的关键工具。在术前,护理人员要仔细检查器械的完整性、有效期等,像检查导管是否有破损、导丝是否顺滑等,任何细微的瑕疵都可能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耗材与药品:准备充足的手术耗材,如敷料、注射器、缝线等。同时,备好术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药品,包括麻醉药、抗凝药、急救药等。每种药品都要核对名称、剂量、有效期,保证在手术中能及时、准确地使用。例如,硝酸甘油常用于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扩张冠状动脉,确保其在有效期内且剂量准确,对于维持患者术中的心血管功能稳定至关重要。

仪器设备:检查并调试好各种仪器设备,如血管造影机、监护仪、除颤仪等。血管造影机是介入手术中用于观察血管情况的重要设备,术前要确保其图像清晰、功能正常;监护仪用于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需保证其数据准确可靠;除颤仪则是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等紧急情况的关键设备,必须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环境准备

清洁消毒:对导管室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这是预防术后感染的重要环节。地面、墙壁、手术台等都要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按照规定的消毒流程和标准操作,确保环境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数量符合手术要求。

温度湿度调节:将导管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到适宜的范围。一般温度保持在 22 - 25℃,湿度在 40% - 60%。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能让患者感到舒适,同时也有利于手术器械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导管室护理工作中,术前准备的细节是繁多且至关重要的,因为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关联到手术的成败以及患者的健康状况。掌握这些细节,不仅能够使患者及其家属感到更加安心和放心,而且对于提高整个医疗团队之间的协作效率也具有显著的作用。通过精确的术前准备,可以确保介入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医疗服务。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