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有什么特点?治疗时需要注意什么?
2025-04-29 14:49:02
作者:饶永晏
作者单位:成都市郫都区三道堰镇卫生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而急性心肌梗塞作为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一大 “杀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很多人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了解并不深入,以至于在面对相关情况时不知所措。其实,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有着与其他年龄段不同的特点,治疗时也有诸多需要特别留意之处。

 

一、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特点

症状隐匿,易被忽视。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常症状隐匿易被忽视。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痛觉神经敏感性降低,不像年轻人发病时会有强烈痛感。典型的心前区剧痛在老年人身上可能只是轻微胸闷、气短、心累,或是上腹部饱胀感、上腹疼痛、肩痛、牙痛。这些不典型症状极易与常见老年病症状混淆,使得老年人自己难以察觉是心肌梗塞发作,家属也容易麻痹大意,错过最佳救治时机,因此要格外关注老人身体的细微变化。

并发症多,风险更高。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多且风险更高。老年人多存在基础疾病,如长期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长期吸烟等,心肌梗塞发作时,心脏功能受损,极易引发心力衰竭及各种心律失常。心脏内血流异常,血栓形成概率增加,一旦脱落可致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后果。老人抵抗力弱,心肌梗塞后身体应激,易合并肺部感染等,且对药物耐受性差,治疗中不良反应多,多种因素叠加让治疗难度和风险显著上升。

预后差,病死率高,年龄是影响心肌梗塞预后的重要因素,年纪越大预后越差。

二、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治疗注意事项

治老年心梗,用药剂量把控很关键。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与年轻人不同,他们的肝肾功能有所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也相对较弱。所以在使用治疗心梗的药物时,若剂量过大,药物无法及时代谢排出体外,就容易在体内蓄积,从而引发各种不良反应,比如出血倾向增加、低血压等,给老年人的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而如果剂量过小,又达不到治疗的效果,无法有效缓解心肌梗塞带来的危害。医生在为老年患者制定用药方案时,会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多方面因素,谨慎地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家属在照顾老年人时,也要严格按照医嘱给老年人用药,不能自行增减剂量,并且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用药后的反应。

老年心梗治疗,兼顾基础病是重点。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来说,治疗过程中兼顾基础病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这些基础病会对心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并且会增加心肌梗塞治疗的难度和风险。例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稳定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不利于心肌梗塞的恢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血管的修复和再生,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所以在治疗老年心梗时,医生不仅要针对心肌梗塞进行治疗,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基础病情况,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比如对于高血压患者,要合理调整降压药物,使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对于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患者自身和家属也要积极配合治疗,按照医生的要求,做好基础病的管理,包括按时服药、合理饮食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心肌梗塞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治疗,心理关怀不可少。老年人在遭遇心肌梗塞这样严重的疾病时,身体上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家人要多陪伴在老人身边,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给予安慰和鼓励,让老人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结语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有着症状隐匿、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独特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老人的身体变化,如果在活动后出现心前区疼痛、胸痛、后背痛、肩痛,伴大汗、脖子发紧等情况,就要引起注意,应立即停下任何事,就近靠在沙发或平躺在床上休息,避免活动,保持镇静,不紧张,别给心脏增加负担,及时拨打120。而在治疗时,无论是用药剂量的把控、基础病的兼顾,还是心理关怀的给予,都很有必要。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