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每到花粉季、换季时节,或是接触到尘螨、动物毛发,不少人就开始接连不断地打喷嚏、流清涕、鼻子发痒,眼睛也跟着发红、发痒,严重时还会鼻塞,整个人都昏昏沉沉,这些都是过敏性鼻炎在作祟。据统计,全球约有10%-20%的人深受过敏性鼻炎困扰,在中国,患者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长期患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哮喘、鼻窦炎等并发症。其实,中医经方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认识过敏性鼻炎:身体过度防御的“小麻烦”
过敏性鼻炎,是身体免疫系统对原本无害的过敏原产生过度反应的结果。当过敏原,如花粉、尘螨、霉菌等进入鼻腔,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敌人”,随即释放如组胺等化学物质。组胺会使鼻腔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发鼻痒、打喷嚏、流涕、鼻塞等一系列症状。按发病时间,过敏性鼻炎可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季节性的多在特定季节发作,与花粉等季节性过敏原相关;常年性的则全年均可发病,多由尘螨、动物皮屑等引起。
二、中医眼中的过敏性鼻炎:肺、脾、肾的“小失衡”
中医虽没有“过敏性鼻炎”的说法,但依据其症状表现,将其归为“鼻鼽”范畴。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肺气充足,鼻子才能正常发挥功能。若肺气虚弱,卫表不固,外邪(包括过敏原)就容易乘虚而入,侵犯鼻窍,引发鼻鼽。同时,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气血不足,无法滋养肺脏,导致肺虚,还会使水湿运化失常,聚湿生痰,上犯鼻窍。而肾为先天之本,肾中阳气对全身阳气有温煦作用,肾阳不足,不能温养肺脾,也会使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引发或加重鼻鼽症状。
三、经方登场:经典智慧对抗鼻炎
1.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它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组成。麻黄、桂枝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能驱散在表之寒邪;干姜、细辛温肺化饮,驱散肺中的寒饮;芍药、五味子敛肺止咳,以防温散药物过于辛散耗气;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炙甘草调和诸药。对于外感风寒、内有寒饮导致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常表现为流大量清涕、打喷嚏、鼻塞、怕冷、遇寒加重等症状,小青龙汤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从根本上调节体内寒饮,缓解鼻炎症状。
2. 玉屏风散:源自《究原方》,是扶正固表的名方,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黄芪为君药,甘温补气固表;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之力;防风走表祛风邪,且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祛邪而不伤正。对于肺气虚、卫表不固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平时容易感冒,稍遇冷风或过敏原就发作,玉屏风散可通过补肺气、固肌表,增强身体抵御外邪的能力,预防和治疗过敏性鼻炎。
3. 桂枝汤:《伤寒论》中的基础方,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桂枝辛温,解肌发表,助卫阳;芍药酸苦微寒,益阴敛营;桂枝与芍药等量配伍,一散一收,调和营卫;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对于营卫不和型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多表现为恶风、自汗、鼻痒、喷嚏等,桂枝汤能调和营卫,改善身体内环境,减轻过敏症状。
四、经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优势
1. 整体调理:不同于西医单纯对抗过敏症状,经方从整体出发,调节人体脏腑功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使人体自身能够更好地应对过敏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2. 副作用小:经方多由天然的中药材组成,在合理配伍和使用下,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长期调理,尤其适合儿童、老人等体质较弱人群。
3. 个性化治疗: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象、脉象等综合信息,判断证型,选择最适合的经方或进行加减化裁,实现精准治疗。
五、经方治疗的注意事项
1. 专业诊断:一定要找专业的中医医生进行诊断,准确辨证是使用经方的关键,切不可自行对照症状买药服用。
2. 坚持疗程:经方治疗注重整体调理,起效相对较慢,需要患者坚持按疗程服药,一般一个疗程为2 - 4周,具体疗程依病情和个体差异而定。
过敏性鼻炎虽不是大病,却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中医经方以其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天然、温和且有效的治疗选择。在与过敏性鼻炎的对抗中,不妨尝试经方这一古老智慧,重获清新呼吸,拥抱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