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心衰患者的日常护理
2024-10-22 12:51:04
作者:韦燕
作者单位: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
心衰即心力衰竭,因心脏泵功能异常而致使心输出量相对不足或绝对减少,无法满足机体正常代谢需求。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有心衰,多见于老年人,本身有心肌病、瓣膜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老人患病几率更大。虽然患上心衰后生活质量有所降低,但我们可通过日常护理来提高生活质量,基于此心衰患者应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掌握日常护理方法。

 

心衰有哪些症状?

1.早期症状。容易感到疲劳;活动时呼吸急促;感觉心跳过快;感觉眩晕或无力。

2.中期症状。休息状态下呼吸急促;垂性水肿,足部、踝关节、腿部肿胀明显,甚至出现腹水、胸水的症状;体重可能会在1~2日内增加;平躺时容易咳嗽;感觉恶心或腹胀。

3.急性期症状。端坐呼吸,呼吸极为急促;心率加快;咳嗽时有粉红色泡沫状黏液;出汗过多。

心衰如何护理?

1.急救护理。心衰患者一旦出现危急情况家属应保持冷静,并尽快拨打120,在等待急救时抬起患者上半身,若有条件可及时吸氧,保证呼吸顺畅。

2.关注病情。患者及家属应关注病情,如果存在下述情况则需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最及时的救治:⑴胸痛持续,呼吸困难,头晕,口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⑵呼吸困难并伴有憋气、心悸、体力下降等症状;⑶睡觉时需要垫很高的枕头才能入眠;⑷乏力、头晕、水肿、咳嗽等症状加重;⑸食欲不振;⑹恶心。

3.限水。⑴患者应控制每日饮水量,其目的是缓解腿肿的症状;⑵患者可用有刻度的杯子喝水,以便记录每日喝水总量,尽量减少喝水的次数,可以通过口含水果、冰块的方法缓解嘴干的感觉;⑶每日称量体重,若三日内体重上涨两千克,那么患者需尽快就医。

4.科学饮食。⑴饮食均衡,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合理,确保患者能从瘦肉、新鲜果蔬等食物中获取营养,满足身体代谢需求;⑵对于肠道功能不强的患者来讲可以适度增加粗纤维食物占比,其目的是缓解便秘症状,以免因用力排便而加重心脏负担;⑶从稳定与减少斑块的角度出发少吃油腻食物,控制脂肪摄入量;⑷每日进食4~5次,减少单次进食量,有效减轻胃肠与心脏的负担。

5.适度锻炼。虽然心衰患者容易出现乏力、大量出汗、呼吸急促等情况,但适度的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效控制体重,并能调节血脂,基于此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度锻炼,一旦出现不适感就需要停止运动,若稍作休息症状无法缓解则需及时就医。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制定锻炼计划,一般情况下,打太极拳、慢走等运动较为安全,患者可每日运动15~30分钟,每周锻炼2~3次。

6.睡眠充足。心衰患者睡眠不足是加重病症的原因之一,这就需要患者能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度减少工作量,减轻身心负担。用高枕卧位或半卧位休息,同时需优化睡眠环境,达到提高睡眠质量的效果。

心衰怎样预防?

1.早期筛查。许多患者因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造成病症较为严重的后果,为了减轻病症并提高生活质量,人们应定期体检,已经确诊心衰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这对本身就有甲亢、糖尿病、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来讲较为重要。

2.注意保暖。我们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物,其目的是预防感冒,在流感爆发季需远离人群密集地,还要勤洗手,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这对心衰患者预防咳嗽、呼吸急促等病症的发生有益。从预防流感、肺炎等疾病的角度来讲,我们可在医生的建议下接种疫苗。

3.有效调控情绪。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焦虑、抑郁、愤怒、悲痛等情绪均有损脏腑的健康,大悲大喜尤其会损伤心脏,基于此无论是心衰患者日常护理,还是预防心衰,我们都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情,能有效控制情绪,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调整身心状态,如听音乐、阅读、看电影等。

4.了解心衰。有些人在心衰初期因咳嗽、气喘等症状不影响生活而未能及时医治,造成了心衰日趋严重的后果。为了能有效预防心衰,我们不仅要积极体检,了解健康状况,还要了解心衰,包括心衰的症状、病因、治疗方法等,继而树立预防心衰的意识,能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在此基础上,可尽快采取措施防治疾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