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白带异常,妇科疾病的信号灯》
2024-09-27 14:55:17
作者:廖纪丹
作者单位:绵竹孙氏医院 妇产科
白带,作为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的“晴雨表”,其状态的变化往往能反映出身体内部的状况。当白带出现异常时,就如同亮起了一盏警示灯,提示可能存在妇科疾病。

一、白带的正常形态与功能

正常渗出物、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液混合而成。其质地和量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在月经结束后的卵泡期,白带量较少,呈白色、糊状。随着排卵期的临近,白带量逐渐增多,变得稀薄、透明,且有拉丝现象,这有助于精子的穿透,有利于受孕。排卵后,白带又会变得浑浊、黏稠,量也会减少。

白带的主要功能包括:保持阴道湿润,减少阴道前后壁之间的摩擦;抵御病原体的入侵,维持阴道内的微生态平衡。

二、白带异常的表现

1. 量的改变

- 白带增多:可能表现为内裤总是湿湿的,需要频繁更换护垫或卫生巾。常见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疾病。

- 白带减少:阴道过于干燥,可能会引起性交疼痛等不适,多见于卵巢功能减退、性激素水平低下等情况。

2. 颜色的变化

- 黄色或黄绿色:通常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如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

- 灰白色:伴有鱼腥味,可能是细菌性阴道病的表现。

- 血性白带:白带中混有血液,可能是宫颈炎、宫颈息肉、子宫内膜息肉,甚至宫颈癌等严重疾病的信号。

3. 质地的改变

- 豆腐渣样:常见于霉菌性阴道炎,白带通常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 泡沫状:滴虫性阴道炎时,白带可呈稀薄、脓性、泡沫状。

4. 气味的改变

- 腥臭味:多与厌氧菌感染有关,如细菌性阴道病。

- 恶臭味:往往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如晚期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等。

三、导致白带异常的常见妇科疾病

1. 阴道炎

- 霉菌性阴道炎:由念珠菌感染引起,除了白带异常,还常伴有外阴瘙痒、灼痛等症状。

- 滴虫性阴道炎:通过性传播或公共卫生设施传播,患者会有阴道瘙痒、泡沫状白带等表现。

- 细菌性阴道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白带增多且有异味。

2. 宫颈炎

- 急性宫颈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可出现脓性白带,伴有下腹疼痛、性交出血等。

- 慢性宫颈炎:长期的炎症刺激可导致宫颈息肉、宫颈肥大等,白带增多,有时呈淡黄色或脓性。

3. 盆腔炎

- 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患者除了白带异常,还会有下腹疼痛、发热、腰酸等症状。

4. 妇科肿瘤

- 宫颈癌:早期可能仅有白带增多、血性白带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性交出血等。

- 子宫内膜癌: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或血性白带,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四、白带异常的诊断方法

1. 妇科检查

- 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外阴、阴道、宫颈的情况,判断是否有红肿、溃疡、赘生物等。

2. 白带常规检查

- 对白带进行涂片、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白细胞、滴虫、霉菌等的数量和形态,以明确感染的类型。

3. 宫颈涂片和 HPV 检测

- 用于筛查宫颈癌,早期发现宫颈病变。

4. B 超检查

- 可以了解子宫、卵巢、输卵管等盆腔器官的形态、结构,有助于诊断盆腔炎、子宫内膜息肉等疾病。

5. 其他检查

- 必要时,还可能需要进行宫腔镜、阴道镜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五、治疗方法

1. 针对病因治疗

- 如果是阴道炎,根据感染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 宫颈炎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可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

- 盆腔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 对于妇科肿瘤,应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选择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

2. 注意个人卫生

-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

- 选择棉质、透气的内裤,勤换洗,内裤应在阳光下晾晒。

3. 调整生活方式

- 均衡饮食,少吃辛辣、油腻、甜食等刺激性食物。

-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4. 避免不良性行为

- 固定性伴侣,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避免性传播疾病的感染。

六、预防白带异常的措施

1.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包括白带常规、B 超等,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2. 注意经期卫生

- 及时更换卫生巾,避免经期性生活。

3. 增强自身免疫力

- 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4. 规范使用药物

- 不要自行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以免导致阴道菌群失调。

白带异常是妇科疾病的常见信号,女性朋友们应关注自身白带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的治疗。同时,要注意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让自己的生殖系统保持健康状态。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