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筛查:早期唐筛:结合胎儿颈后透明带(NT)筛查的超声检查以及PAPP-A和β-HCG两种血清标志物对胎儿进行染色体遗传疾病风险评估。中期唐筛:通过抽取孕妇的外周血,测量母体内HCG、甲胎蛋白(AFP)、雌三醇(uE3)三者的浓度水平,再结合孕妇的体重、孕周、年龄等多种因素计算出胎儿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的风险度。
检查时间:早唐:11周-13周+6天;中唐:15-20周,最佳检测孕周16-18周
检查方式:B超、抽血
准确率:60-70%
适用人群:年龄小于35岁,无不良妊娠史(自然流产、胚胎停育史等),无遗传病家族史,无其他高危因素
筛查结果:分为高风险、临界风险和低风险。高风险表示孕妇生唐氏儿的可能性较高,要进行进一步检查;低风险表示孕妇生唐氏儿的可能性较小,可以继续妊娠;临界风险则处于这两者之间。如果孕妈妈唐筛检查的结果是高风险或临界风险,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诊断,比如无创DNA或者羊水穿刺;低风险的孕妇也不能完全排除生患儿的可能,仍需要进行定期产检,通过彩超等手段尽可能发现胎儿出生缺陷。
优点:普及率高、经济实惠,属于无创操作
局限性:检出率较低,漏诊风险高
无创DNA检测:抽取孕妇的外周血,利用相关技术对血浆中的胎儿游离DNA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可以从中得到胎儿的遗传信息,从而判断胎儿患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二体综合征)的风险。
检查时间:12-22+6周
检查方式:抽取静脉血(采血不需要空腹、不需事前检查,只要正常饮食、作息即可)
准确率: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检出率分别达到95%、85%、70%以上,对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可高达99%
适用人群:1、拟进行产前筛查且经济条件允许的孕妇;2、错过唐筛的孕妇3、唐筛临界风险的孕妇;3、有介入性产前诊断禁忌证(如先兆早产、发热、出血、感染末愈等)的孕妇;4、对羊水穿刺极度焦虑的孕妇;高龄孕妇:35~38岁;双胎妊娠孕妇。
筛查结果:检查结果分为低风险或高风险。低风险提示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较低,但孕期各项检查依旧要按时做;高风险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羊水穿刺等产前诊断技术,来评估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
优点:取样安全、检测早期性、检出率准确率高、假阳性率低
局限性:费用高,只针对21、18、13三体,性染色体准确性稍低,对多胎、嵌合型染色体异常无法检测,不能作为产前最终诊断。
羊水穿刺:又称羊膜穿刺术,是胎儿染色体异常诊断金标准,指在超声定位或引导下,用穿刺针穿过腹壁、子宫肌层以及羊膜进入到羊膜腔,然后抽取约20毫升的羊水,得到羊水中的胎儿脱落细胞,然后利用这些细胞诊断胎儿是否有先天缺陷。
检查时间:16-22周
检查方式:在超声实时监护下,用细针经腹部穿刺进入羊膜腔抽取羊水
准确率:99%
适用人群:年龄大于35岁;产前筛查高风险人群(尤其是无创DNA检测高风险、唐筛风险度在1/50以上、早孕期NT>3.5mm等);夫妻双方为单基因病携带者或有单基因病患儿生育史的孕妇;夫妇一方有染色体异常者或有染色体异常儿生育史的孕妇;产前检查怀疑胎儿患有染色体病的孕妇(如B超检查提示胎儿结构畸形、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等);其他医生认为高度怀疑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情形。
禁忌症:术前感染未治愈或手术当天感染及可能感染者;中央型前置胎盘或前置、低置胎盘有出血现象;先兆流产未愈者。
优点:能一次检测46条染色体,不但数目异常,>10M的结构异常也能检出。另外还能进行基因芯片及单基因疾病检测。准确性高(染色体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目前检测范围最广,准确性最高的产前诊断技术之一。
缺点:报告时间长,有一定风险(流产率0.5-1‰),极个别会细胞培养失败,须改做其他检查或重新穿刺。
如果遇到检查问题或者疑惑时,不要焦虑,请挂号产科门诊或产前诊断门诊,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有专业医生为你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