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重症中暑后应如何急救?
2025-02-25 10:49:14
作者:方梅
作者单位:南宁急救医疗中心
重症中暑是一种严重的健康状况,通常发生在极端高温环境下,人体无法有效地调节体温,导致核心体温急剧上升,进而可能引发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衰竭。重症中暑包括热衰竭和热射病,后者是最为严重的形式,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挽救生命。以下是一份详细的重症中暑急救指南:
识别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
极度的热感和出汗停止(热射病):患者感到异常的热,但皮肤表面可能变得干燥,这是因为汗腺功能因高温而受到抑制,无法正常排汗散热。
心跳加快或心悸:高温下,身体试图通过加快心跳来增加血液流动,帮助散热,但这一机制在重症中暑时可能变得过于剧烈,造成心悸感。
呼吸急促:为了降低体温,身体可能会加快呼吸频率,试图通过呼出更多热量,但在重症中暑时,呼吸急促可能是因为缺氧或代谢性酸中毒。
头痛、眩晕或混乱:脑部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高温可导致脑细胞功能障碍,引起头痛、眩晕甚至精神状态的改变,如混淆、幻觉或躁动。
抽搐或痉挛:肌肉痉挛,尤其是在四肢和腹部,是身体试图通过肌肉活动来散热的表现,但在重症中暑时,抽搐可能源于神经系统的损伤。
意识模糊或昏迷:随着体温的持续升高,脑功能会逐渐受损,可能导致意识水平下降,直至完全失去意识,进入昏迷状态。
皮肤干热无汗(热射病):皮肤摸起来热而干燥,失去了正常的出汗机制,这通常是热射病的一个关键标志。
高体温(通常超过40°C/104°F):这是重症中暑最直观的指标,核心体温的急剧上升会对多个器官系统造成损害,包括心脏、肺、肝脏和肾脏。
急救步骤
脱离高温环境:立即将患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出来,这是急救的第一步。寻找一个阴凉且通风良好的地方,最好是带有空调的室内环境。如果周围没有合适的避暑场所,至少要将患者移至树荫下或建筑物阴影处,远离直射的阳光。使用遮阳伞或帐篷也能提供临时的阴凉。利用任何可用的手段增加空气流通,比如打开门窗、使用电扇或手动扇风,以帮助降低患者周围的环境温度,减少热辐射对身体的影响。
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是重症中暑急救中的关键环节。首先,使用冷水浸湿的毛巾敷在患者头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这些区域的血管靠近皮肤表面,能快速带走体内热量。若条件允许,将患者浸泡在冷水中(非冰水中,以避免体温过低)是一种高效的降温方法。同时,轻微地按摩四肢皮肤,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热量散发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或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冷水温度不宜过低,避免诱发心脏负担或血管收缩反应。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是必要的。给予患者少量多次饮用清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如运动饮料、椰子水或稀释后的果汁,可以帮助恢复体液平衡和电解质稳定。避免提供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因为它们可能会加剧脱水状态。对于失去意识的患者,切记不可强行灌水,以免误吸引起窒息,正确的做法是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场处理。
紧急医疗干预:面对重症中暑患者,尤其是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至关重要。在等待救援过程中,持续进行物理降温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若患者呼吸不畅,应将其头部轻轻侧向一边,或采用仰头提颏法开放气道,防止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如果现场有受过急救培训的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心肺复苏(CPR)或其他必要的急救措施,直到专业医疗团队到达。
药物治疗: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考虑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来控制体温。但需注意,对于昏迷患者,药物应由医护人员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给药的方式给予,避免口服方式带来的误吸风险。如果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如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可能需要紧急输液,以维持循环稳定,防止器官功能进一步受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