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消化疾病,便便先行,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大众对身体健康的保健意识日益强烈,在关注消化道健康方面,便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便便的产生过程很简单,人们经过口腔食用美味的食物,食物经过食管进入胃,在胃里面,经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将食物变成食糜送向小肠,在小肠内的食糜经过胆汁、胰液、肠液的进一步消化作用下,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剩余的“废物”就形成了便便通过肛门排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便便来初步判断我们的消化道是否健康。
正常大便是什么样的?
首先,我们得了解正常大便是什么样的,一般情况下,正常大便呈黄褐色或者黄棕色,外观呈长条型,类似香蕉,质地不硬也不松散,每天排便次数不超过3次,3天至少排便1次,大便排出通畅,排出的大便无味或略带酸味,大便表面没有特殊附着物表现。
异常大便有哪些?
1.大便呈坚果状或者腊肠样,这类大便提示肠道将便便里面大量的水分吸收,这样的大便颜色可能呈深黄色或棕黄色,看到这样的大便就表明便秘症状在路上了,需要尽快进行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比如增加每日的饮水量1.5~2.0L,每天增加芹菜、香菇、白菜、香蕉、苹果、红薯、大麦、糙米等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日常生活上适当增加体育锻炼,避免蹲便时间过长,避免憋便等不良习惯。
2.大便不成形,呈糊状或者是液体状,那我们需要更仔细关注大便次数和大便颜色了,而且还要看看自己有没有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全身酸痛等症状了,这时若排便次数较多,不要耽误病情,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了。
3.除了大便形状,大便颜色异常也需要警惕,大便颜色的异常主要可以表现为黑色、红色、灰白色、绿色。(1)若发现黑色大便,也就是柏油路颜色的大便,不要惊慌,先回忆一下,自己最近有没有口服铁剂、铋剂,有没有食用很多血旺、甜菜、黑甘草之类颜色偏黑的食物,这些食物和药物可能导致黑便,停用后便便就会恢复正常的,若没有食用以上这些食物药物,那可能就是消化道在出血了,因为我们血液里面的血红蛋白在肠道里面停留,与肠道里面的细菌反应后会形成黑色的硫化铁,出血少的情况下便便可能黑得不显著,表现为深褐色,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暂时停止喝水、吃东西,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后,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决定饮食情况。(2)若发现红色大便或暗红色大便,首先也要回忆一下近期有没有吃了很多红肉火龙果、红葡萄、番茄等食物,若吃了这些食物,除了大便颜色异常,没有别的不舒服,那也可以暂时观察后续大便颜色变化;若还有腹痛、恶心、心慌、发冷汗、肛门胀痛、呕血等症状,那可能下消化道出血或上消化道在急性大出血了,此时,我们也需要暂时禁食,同时尽快医院就诊。(3)若发现灰白色大便,这类大便往往是由于胆道梗阻性疾病引起的,这时候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有没有眼黄、皮肤发黄,若同时也有肤目发黄,那胆道梗阻的病变可能比较严重,需要进一步就医。(4)若发现绿色大便,可能是摄入了过多的深绿色蔬菜,或者服用维他命、抗生素,同时有可能腹泻导致胆汁来不及分解引起,往往腹泻症状好转后可自行改善,所以遇到这种便便,可以根据是否合并腹泻症状考虑是否医院就诊。
4.大便形状、颜色、次数外,大便表面有没有附着物也是观察的重点,若大便上附着有黏液血丝,我们需要警惕结肠癌、直肠癌、炎症性肠病等疾病,需要完善肠镜进行排查,毕竟肠道肿瘤早发现早治疗一般都有一个良好的结局。
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但较其他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起病多隐匿,当人们自觉症状明显的时候往往疾病已经很严重了,加上现在社会常规体检项目并没有胃肠镜检查,因此想要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我们需要好好观察我们的大便,便便天天见,胃肠健康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