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家长不要着急,咳嗽其实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射,也是机体的一种“报警信号”,一般不会引起肺炎;为什么呢?
引言:咳嗽是我们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射,在气道受到刺激或发生炎症时,我们咳嗽通过咳嗽可将咽部、气管内的病原菌、刺激物或痰液排出体外,防止有害物质和病原体在体内滞留、扩散,从而使呼吸道保持清洁和通畅。咳嗽也是多种疾病共有的一种外在表现,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就诊原因之一。不同病程,不同性质的咳嗽,其处理方式不同,不同年龄儿童,不同病因引发的咳嗽,其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不仅给临床诊疗带来一定困难,也为家庭照护儿童带来挑战。本文旨在介绍咳嗽的定义、原因、处理和照护。
什么是儿童咳嗽呢?
咳嗽是有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是孩子生病时的“报警信号”;咳嗽本质是一种自我防御动作,通过咳嗽可以帮助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如痰液)及气道内异物,保持呼吸道清洁通畅。当孩子出现咳嗽时,家长和医生就应该积极找出咳嗽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盲目地止咳。
咳嗽分型:根据咳嗽出现的时间长短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咳嗽出现的时间小于2周。迁延性咳嗽:咳嗽出现的时间2~4周。慢性咳嗽:咳嗽出现时间大于4周。
急性咳嗽怎么处理呢?
儿童急性咳嗽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具有自限性。早期使用抗生素药物并不能减轻咳嗽和其他症状或缩短病程,反而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和诱导细菌耐药,因此不建议家属一开始就使用抗生素。当急性咳嗽病程长或症状加重时,需要考虑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我们就要及时就医,家长不要随便给患儿使用抗生素,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急性咳嗽的患儿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药物呢?
当患儿出现湿性咳嗽、咳嗽频繁、痰液阻塞(痰多、黏稠不易咳出)、影响生活作息和学习时可酌情使用止咳祛痰药,不推荐急性咳嗽患儿常规使用镇咳和祛痰药,尤其对2岁以下儿童更加谨慎。急性咳嗽时可以喝蜂蜜水,可以降低咳嗽频率、缓解咳嗽严重程度和改善儿童睡眠等方面。当患儿合并流涕、鼻塞、打喷嚏、鼻痒时建议适当使用酮替芬或扑尔敏联合减轻鼻黏膜充血,不建议急性咳嗽患儿常规使用抗组胺药。总之家长要时刻观察患儿咳嗽的情况,如咳嗽症状加重或出现喘息、气促、口唇发绀、呼吸频率增快等情况时,请及时就医,请不要自行给患儿使用药物,以免耽误病情或引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家长该怎么照护儿童呢?
远离吸烟环境,避免儿童接触“二手烟”;家长要了解儿童急性咳嗽有一定的自然病程,大部分感冒引起的咳嗽,持续时间会超过10天,因此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及仔细观察病情变化,避免过度焦虑和滥用抗菌药、镇咳药等。如发现孩子出现以下情况,监测提示可能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或肺炎,需及时就医:(1)咳嗽持续不缓解;(2)咳嗽进性加重;(3)出现其他症状如发热、耳痛、耳流脓、鼻塞、脓涕、喘息、气促、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精神烦躁或萎靡等。
总结
总之儿童在出现咳嗽时,如不及时找出病因、有效治疗咳嗽,可能会导致生病的小孩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其正常生理、心理发育,甚至带来呼吸、心血管、胃肠道等系统的一系列并发症;如早期过度用药,不仅可能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还可能掩盖病情延误诊治,甚至导致病程延长。家长是儿童的第一照护者,如果能理解咳嗽相关知识,及早发现、理性用药、配合治疗、合理照护;那么对于咳嗽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