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什么是疝气?为什么需要手术治疗?
2024-09-18 09:46:34
作者:杨有名
作者单位:山东省第三荣军优抚医院
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医学上称疝气为“疝”,其是指人体内某个脏器或者组织的一部分脱离正常的解剖位置,并通过先天或者后天所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者孔隙进入到另一部位的现象。虽然疝气的名称中包含了“气”字,但实际却不是气体,而是指脏器或组织出现了移位。疝气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只是许多患者会对此有疑惑。本文就对疝气进行详细的科普,并分析为什么需要手术治疗。

一、疝气的具体描述

1.疝气的常见类型

疝气有多种类型,常见的主要有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股疝、食管裂孔疝、盆底疝及造瘘口旁疝等。其中腹股沟疝最为常见,尤其多见于老年男性群体中。腹股沟疝主要有斜疝及直疝两种,其中斜疝是指疝囊经过腹壁下的动脉外侧,经腹部深环而达到腹股沟浅环,最后进入到阴囊;直疝则是疝囊经由腹壁下动脉的内侧,但不经过内环,也不经过阴囊,且三角突出。

2.疝气形成的原因

疝气的产生和腹壁肌肉的薄弱及缺损息息相关。多种原因可导致腹壁肌肉薄弱,比如年龄增长致使肌肉退化、长期腹部受压大、饮食因素及外伤等。其中腹部受压大可能因便秘、慢性支气管炎所致。这些因素致使腹壁局部形成薄弱点或缺损,使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经这些区域向外突出,从而形成疝气。

3.疝气的症状及危害

疝气症状一般表现为腹壁上存在突出包块,尤其在咳嗽、运动或者腹部用力时更加明显,而包块在身体躺下后可能消失或变小。这些突出包块可能伴随一定的不适或疼痛,严重的话甚至造成肠梗阻、窒息性疝气等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其中肠梗阻疝气是指肠道困于疝囊内,造成肠道内容物难以正常通过,导致患者出现紧急情况,需立即手术;窒息性疝气是指疝气困于腹壁肌肉的缺陷中,血液供应被切断,可能因此造成坏死。

疝气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导致腹壁的缺损部位不能愈合,且会不断增大,疝气也会越来越严重。时间一长,疝囊会变得更大,因为内脏器官会持续往薄弱区域穿过,致使疝气不断扩大,导致症状恶化。最终,疝气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及工作造成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二、疝气为什么需要手术治疗?

在治疗疝气是一般都需要手术,这是由于两周岁以后的青少年直至成年人,一般其缺损部位都难以自行愈合。腹壁肌肉的薄弱或缺损而形成的疝气,其缺损部位一般不会自行修复,只会越来越严重。因此,通过手术对腹壁缺损部位进行修复以及重新定位内脏器官至正常位置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在将内脏器官定位到正常位置后,还会对腹壁薄弱区域进行修复或强化,以预防疝气的再次发生。当前临床手术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开放手术及现代的微创手术。其中微创手术有着创伤小、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等多种优点,因此也逐渐成为疝气治疗的首选方法,如腹腔镜疝修补术等。

而疝气的手术治疗必要性,主要在于如果患者不手术治疗,疝气会不断地恶化,导致出现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如疝囊增大会导致周围的血管及神经受到压迫,导致出现疼痛及不适;肠道被困在疝囊内会造成肠梗阻,则需立即手术;而窒息性疝气可能导致疝囊内的组织坏死,引发严重感染。

并且,手术治疗疝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疝气会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适及疼痛,对正常的学习、生活及社交活动造成影响。通过手术治疗,可以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

三、疝气的预防及术后护理

要预防疝气,关键在于加强腹壁肌肉的锻炼及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在增强腹壁肌肉力量的同时,减少腹壁缺损的发生。饮食则要以易消化及刺激性小的食物为主,避免便秘,有利于疝气的预防。

疝气患者在手术后需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当的休息及康复锻炼。在术后护理中,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及干燥,避免感染。恢复期要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以免伤口的愈合受到影响。

以上就是疝气的详细介绍及需要手术治疗的原因。疝气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我们只有对此有正确的认识,并及时接受手术治疗,才能有效消除症状,降低其对生活的影响。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