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折
1.早期护理
骨折早期,局部肿胀、疼痛明显,且有瘀血阻滞。中医护理的重点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采用中药外敷,如使用消肿止痛膏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同时,患者应严格制动,避免骨折部位再次受伤。饮食方面,宜清淡易消化,可多食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黑木耳、山楂等。
2.中期护理
骨折中期,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骨痂开始生长。此时中医护理的重点转为接骨续筋。可服用一些具有接骨续筋作用的中药方剂,如续骨活血汤等。同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功能锻炼,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的屈伸活动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骨折愈合。饮食上,可增加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鸡蛋、鱼虾等。
3.后期护理
骨折后期,骨折基本愈合,但肢体功能可能尚未完全恢复。中医护理的重点在于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可服用六味地黄丸、壮筋养血汤等中药,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功能锻炼应逐渐加强,可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饮食方面,可继续食用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黑豆、核桃、山药等。
二、脱位
1.复位后护理
脱位后经手法复位,患者应保持关节的固定位置,避免再次脱位。可使用夹板、石膏等进行固定。中医护理可采用中药外敷,以消肿止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如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防止出现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饮食上,早期宜清淡,后期可逐渐增加营养。
2.功能锻炼
在固定期间,可进行一些肌肉的收缩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解除固定后,应逐步进行关节的功能锻炼,如屈伸、旋转等活动,但要避免过度用力和剧烈运动。中医可采用推拿、按摩等方法,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
三、软组织损伤
1.急性损伤护理
急性软组织损伤,如扭伤、挫伤等,局部疼痛、肿胀、淤血明显。中医护理首先应进行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24 小时后可改为热敷,或使用中药外敷,如云南白药膏等,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患者应休息制动,避免受伤部位再次受力。饮食上,可食用一些具有凉血止血、消肿止痛作用的食物,如马齿苋、莲藕等。
2.慢性损伤护理
慢性软组织损伤,如腰肌劳损、网球肘等,多由长期劳损或反复受伤引起。中医护理可采用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如腰部的伸展运动、肘部的屈伸活动等,以增强肌肉力量,预防损伤再次发生。饮食上,可食用一些具有补益肝肾、舒筋活络作用的食物,如杜仲、牛膝、木瓜等。
四、骨质疏松性骨折
1.综合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除了骨折的治疗外,还需要针对骨质疏松进行治疗。中医可采用补肾壮骨的方法,服用仙灵骨葆胶囊、骨疏康颗粒等中药,以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的发生风险。同时,患者应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 D,多晒太阳,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2.护理要点
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患者再次跌倒。可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辅助器具,如拐杖、轮椅等。患者的居住环境应保持整洁、干燥,避免障碍物。饮食上,应多食用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鱼虾、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总之,不同骨伤类型的中医护理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医护理根据骨伤的不同阶段和类型,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功能锻炼、饮食调理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以促进骨伤的愈合和肢体功能的恢复。在进行中医护理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