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探索免疫:人体防御的核心机制
2025-05-14 14:05:32
作者:郑伯薇
作者单位:大竹县中医院 检验科
在人体这个精妙复杂的“小宇宙”中,免疫系统如同守护健康的钢铁长城,是我们抵御外界侵害的核心机制。了解免疫,就等于掌握了身体自我保护的密码。

 

免疫系统的构成:多“兵种”协同作战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免疫器官是“大本营”,骨髓如同“兵工厂”,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各类血细胞,包括免疫细胞的前身。胸腺则是T淋巴细胞的“训练营”,只有经过严格“训练”、能够识别自身抗原的T细胞才能“毕业”,参与到后续的防御行动中。脾脏和淋巴结如同“关卡”和“战场”,它们分布在身体各处,当病原体入侵时,免疫细胞在这里聚集、战斗,清除病原体,守护身体的安全。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作战部队”,种类繁多。淋巴细胞是其中的关键力量,T淋巴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不同类型。辅助性T细胞像“指挥官”,协调免疫反应的启动和强度;细胞毒性T细胞则是“杀手”,能精准识别并消灭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B淋巴细胞可以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如同精确制导的“导弹”,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病原体,使其失去活性或更易被清除。此外,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则扮演着“侦察兵”和“清道夫”的角色,它们可以吞噬病原体,并将病原体的信息传递给淋巴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反应。

免疫分子是免疫系统的“武器弹药”,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抗体由B细胞产生,能特异性地与病原体结合。补体是一组血清蛋白,可以协助抗体或直接杀伤病原体。细胞因子则在免疫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调控免疫反应的方向和强度。

免疫的三道防线:层层设防

人体的免疫防御拥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它们是身体的天然屏障,就像坚固的城墙。皮肤表面的角质层和油脂能阻挡大多数病原体的入侵,黏膜则分布在呼吸道、消化道等与外界相通的部位,黏膜上的黏液可以黏附病原体,纤毛的摆动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例如,我们咳嗽、打喷嚏就是呼吸道黏膜在清除病原体。

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免疫,当病原体突破第一道防线后,它就开始发挥作用。吞噬细胞会识别病原体并将其吞噬消化,体内的抗菌物质如溶菌酶可以破坏细菌细胞壁。这道防线就像城堡内的巡逻队,对入侵的敌人进行无差别攻击,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是免疫系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精准打击”机制。当病原体突破前两道防线后,抗原呈递细胞摄取病原体的抗原信息,并传递给T细胞和B细胞。随后,T细胞和B细胞被激活,启动特异性免疫反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病原体结合;T细胞则直接杀伤被感染的细胞或辅助其他免疫细胞发挥作用。特异性免疫具有记忆功能,当同一种病原体再次入侵时,免疫系统能更快更有效地应对。

免疫系统的功能:守护健康的多面手

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免疫防御是指免疫系统抵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保护我们免受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的侵害。然而,如果免疫防御功能过强,可能会导致过敏反应,比如对花粉、食物等过敏原过度反应,引起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若免疫防御功能过弱,则容易反复感染疾病。

免疫监视功能是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体内突变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能力。正常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免疫系统能及时发现这些异常细胞并将其清除。若免疫监视功能失调,肿瘤细胞就可能逃脱免疫系统的监视,不断增殖形成肿瘤。

免疫自稳功能是免疫系统维持自身内环境稳定的能力。它可以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或受损的细胞,保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若免疫自稳功能紊乱,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组织和器官。

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的核心机制,它的正常运转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减少压力等,来维持免疫系统的良好状态,让这道健康防线坚不可摧。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