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无痛分娩真的无痛吗?一文说清
2025-03-05 16:00:51
作者:胡瑜   
作者单位:武胜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

在迎接新生命的旅程中,分娩的疼痛常让准妈妈们心生恐惧。无痛分娩作为一项旨在减轻分娩痛苦的技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无痛分娩真的无痛吗?

一、什么是无痛分娩

无痛分娩,医学上称为分娩镇痛,是指通过应用合适的镇痛技术、镇痛药物或精神疗法降低孕妇分娩期间的疼痛和不良应激反应,使胎儿顺利出生。其目的并非让分娩过程完全没有疼痛,而是将难以忍受的剧痛降低到可以耐受的程度,让产妇在相对舒适的状态下完成分娩。

二、无痛分娩的原理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无痛分娩方法是椎管内分娩镇痛,它的原理基于神经阻滞。麻醉医生在产妇的腰椎间隙进行穿刺,成功后将一根细细的导管置入椎管内的硬膜外腔。通过这根导管,持续给予小剂量的局部麻醉药和镇痛药,这些药物作用于脊神经根,阻止疼痛信号向大脑传递,从而达到镇痛效果。由于药物剂量小,且主要作用于局部神经,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极小。

三、无痛分娩的实施过程

1.评估与准备

在实施无痛分娩前,麻醉医生会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了解产妇的病史、孕期情况、是否存在麻醉禁忌证等。同时,会向产妇详细解释无痛分娩的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应对措施,解答产妇的疑问,缓解其紧张情绪。产妇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即可进入准备阶段。在宫缩开始、宫口开到2 -3厘米时,产妇若有镇痛需求,便可通知麻醉医生进行无痛分娩操作。

2.麻醉操作

麻醉医生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进行腰椎穿刺。产妇需要采取侧卧位,身体尽量蜷缩,使腰椎间隙打开,方便穿刺。穿刺成功后,将导管置入硬膜外腔,然后通过导管注入少量试验剂量的药物,观察产妇是否有不良反应,确认导管位置正确且药物起效后,再连接镇痛泵。镇痛泵可以根据产妇的疼痛程度,由产妇自己或麻醉医生调整药物输注剂量,以维持稳定的镇痛效果。

3.分娩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整

在分娩过程中,麻醉医生和助产士会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同时关注宫缩情况和胎儿的胎心变化。如果产妇感觉镇痛效果不佳,麻醉医生会根据情况适当调整镇痛泵的药物剂量或追加药物。

四、无痛分娩的效果与感受

无痛分娩并不能保证完全无痛,不同产妇对疼痛的感受和耐受程度不同,无痛分娩的效果也会因人而异。多数产妇在接受无痛分娩后,疼痛会得到显著缓解,从难以忍受的剧痛减轻为可以忍受的轻微疼痛或坠胀感。有些产妇形容,就像来月经时的轻微腹痛。但也有少数产妇可能仍会感觉到一定程度的疼痛,这可能与个体差异、药物敏感性、产程进展等因素有关。不过,总体来说,无痛分娩大大降低了分娩的痛苦程度,让产妇能够在相对轻松的状态下迎接宝宝的诞生。

五、无痛分娩的优势

1.减轻产妇痛苦

这是无痛分娩最主要的优势。分娩疼痛对产妇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生理和心理挑战,长时间的剧烈疼痛可能导致产妇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甚至引发产后抑郁症。无痛分娩有效减轻了产妇的痛苦,使她们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分娩过程。

2.降低分娩风险

产妇在疼痛状态下,身体会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负担。无痛分娩可以缓解产妇的紧张情绪,降低应激反应,有利于维持产妇的生命体征稳定,减少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如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

3.提高分娩质量

无痛分娩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保持清醒,能够积极配合助产士进行用力等操作,有助于缩短产程,提高分娩质量。同时,产妇在相对舒适的状态下,对分娩过程的体验更好,有利于产后身体恢复和母婴情感交流。

六、无痛分娩的安全性

很多产妇担心无痛分娩会对自己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实际上,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表明,在专业医生的操作和监护下,无痛分娩是安全可靠的。椎管内分娩镇痛使用的药物剂量和浓度远远低于剖宫产麻醉,且药物主要作用于局部神经,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并通过胎盘的药物量微乎其微,对胎儿几乎没有影响。对于产妇来说,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头痛、腰酸等,但这些不良反应大多是暂时的。

无痛分娩并非完全无痛,但它极大地减轻了分娩的痛苦,为产妇提供了一种更舒适、安全的分娩方式。准爸妈们可以提前了解无痛分娩的相关知识,在医生的建议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娩方式,以更好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