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了解与治疗
2023-08-16 16:49:12
作者:侯林
作者单位: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门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的肺部慢性疾病。COPD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对于控制疾病进展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COPD的病因 为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吸烟:吸烟是COPD最重要的致病因素。长期吸烟会导致肺部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引发慢性炎症反应,进而导致气道和肺泡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2. 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长期接触某些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如煤尘、石棉、硅尘等,会增加患COPD的风险。

3.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会对肺部造成损害,增加患COPD的风险。

4.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在COPD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一些基因变异可能增加个体对COPD的易感性。

5. 其他因素:如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支气管肺发育异常、儿童期严重肺炎等,也可能导致COPD的发生。这些疾病会损害肺部结构和功能,进而引发COPD。

二、COPD的临床表现 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慢性咳嗽:咳嗽是COPD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通常在早晨咳嗽较重,之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明显。

2. 咳痰:患者在咳嗽后通常咳出少量黏液性痰。当合并感染时,痰量会明显增多,且常有脓性痰。

3. 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COPD的典型症状。患者早期仅在剧烈活动时出现气短,之后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导致日常活动或休息时也感到气短、气不够用、喘憋等。

4. 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可能出现喘息和胸闷症状。

5. 全身性症状:特别在较重患者中,可能会发生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全身性症状。

三、COPD的治疗方法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

1. 药物治疗:是COPD治疗的基础。常用的药物包括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舒张支气管、减轻炎症反应等方式,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1)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能够迅速舒张支气管,缓解气道痉挛,减轻呼吸困难。

2)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能够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减少痰液分泌,改善肺功能。

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茶碱类药物,可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改善呼吸困难。

4)祛痰药及抗氧化剂:可促进黏液溶解,有利于气道引流通畅,抗氧化的特性。常用有N-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和氨溴索等。

2.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氧疗、肺康复锻炼等。

氧疗:对于呼吸困难严重的患者,氧疗是必要的。通过向患者提供额外的氧气,减轻呼吸困难及慢性缺氧。

肺康复锻炼:包括呼吸操、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肺功能锻炼方式。这些锻炼能够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改善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

3. 康复治疗:是COPD患者非常重要的方面。通过物理治疗、按摩、针灸等手段,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困难。同时,康复治疗还包括营养干预、心理干预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COPD的预防措施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戒烟:戒烟是预防COPD最重要的措施。吸烟者应立即戒烟,并避免二手烟的暴露。

2. 减少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的吸入:从事接触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的人群,应做好防护措施,减少有害物质的吸入。

3. 改善空气环境: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居民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应尽量减少外出,佩戴防护口罩。

4. 加强体育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肺功能和免疫力,降低患COPD的风险。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5. 定期体检:对一些高危人群定期(最好是每年一次)进行肺功能检查评估,及时发现并治疗COPD的早期症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