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血常规能查出什么病症?
血常规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三个方面。不过要注意的是,做血常规并不是万能的。根据多年的临床血常规检查的实际经验,通过进行血常规的检查,可以检查出下列病症。
1.白细胞病。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若发现白细胞升高,应考虑急性感染或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白血病、恶性实体瘤等。由于当患者的白细胞下降后,一般会出现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嗜血细胞综合征、部分巨幼红细胞贫血、严重的缺铁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白细胞总数升高,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通常表明存在细菌性感染或炎症。而病毒性感染通常伴随着淋巴细胞比例的增加。
2.红细胞病。在进行血常规的检查时,若最后检查到的幼红细胞的数量增加,则考虑到了下列因素:严重烧伤、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红细胞增多症都是常见的疾病。如果有类似的症状,建议去正规的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看看是否有异常的红细胞。通过对红细胞的测量,可以知道红细胞的计数,血红蛋白的含量,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从而可以判断出患者的贫血的严重程度,是轻度还是中度,或者是重度的,从而对药物进行合理的治疗。根据红细胞体积来判断,可以考虑是由于小细胞性贫血,还是因为缺铁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红细胞体积增大,血红蛋白减少,可能是由于溶血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引起的。通过检测获得的数据与信息,能够指导临床合理的用药,提高用药的针对性与效果,对患者的病情及术后的恢复均有重大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3.血小板疾病。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查是评估出血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血常规进行检查能够判断体内有没有与血小板有关的疾病。比如,血小板下降一般是指有相应的血小板疾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巨幼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晚期等。如果有类似的症状,可以去正规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看看是否有异常的血小板。
血液检查对患者的影响及保健护理
血常规是常见的临床检查手段,它不但对疾病的早期发现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人们的身体状况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首先,为患者进行综合的身体状况评价,通过多种检查手段对血液中多种细胞组成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建议医师做更详细的体检,因为这些不正常的血液常规可以为很多病症提供很好的提示,从而帮助医师做更详细的检查与确诊。其次,建立个体化诊疗计划,通过血液检查等手段,实现个体化诊疗,提升诊疗的靶向性与疗效。通过定期的血常规检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从而对疾病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借由对血液常规之基础知识的掌握,使患者对自身的身体状态有较全面的认识,进而提升个人的健康管理能力。通过对血液常规检查的分析,可以提高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的重视程度,从而积极地进行防治,并提高其生活习惯。
在临床方面,血常规的检查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可以检查多种疾病。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血常规检查并非“万能”,公众必须有良好的认识,才能使其在临床上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临床疾病检查,也关系到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因此,接下来还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进行相应的教育,提高公众对血常规检查的认识,这也是我国相关的医疗卫生安全部门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