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颈椎病的中医调理与日常护理要点
2024-12-27 16:15:50
作者:周秀玲
作者单位: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四塘卫生院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长时间伏案工作或使用电子设备,导致颈椎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颈椎病也因此成为一种常见病。颈椎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对于颈椎病的调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

 

一、颈椎病的中医认识与病因

在中医理论中,颈椎病被归属于“项痹症”等范畴。中医认为,颈椎病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外感风寒湿邪以及劳损等。长期保持不良姿势、过度劳累、年老体衰等都可能引发颈椎病。

二、颈椎病的中医调理方法

1.中医药的个性化治疗:

颈型颈椎病:这类颈椎病患者常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中医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外感风寒湿邪或气血不畅所致。因此,治疗时宜采用疏风解表、散寒通络的方法。常用的方剂有桂枝加葛根汤或葛根汤,若伴有咽喉炎症,则可加入大元参、板蓝根、金银花等清热解毒的药物。

神经根型颈椎病:此类患者主要表现为颈部疼痛并放射至手臂,或伴有麻木、肌肉萎缩等症状。中医认为,这多与瘀血阻滞、寒凝经络有关。治疗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祛瘀通络或清热利湿的方法。常用方剂有身痛逐瘀汤,对于湿热偏重者,可用当归拈痛汤。若伴有麻木,可在方剂中加入止痉散(由蜈蚣、全蝎组成)。对于以麻木为主,伴有肌肉萎缩的患者,则应采用益气化瘀通络的方法,常用方剂如补阳还五汤。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常有头晕、头痛等症状,这可能与瘀血阻滞、痰湿内蕴有关。治疗时,应根据瘀血或痰湿的不同,选择祛瘀通络、化湿平肝或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的方法。常用方剂有血府逐瘀汤、半夏白术天麻汤或温胆汤。对于头晕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的患者,可采用益气和营化湿法,如益气聪明汤。

脊髓型颈椎病:这类颈椎病较为严重,患者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胸腹束带感、下肢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中医认为,这多与瘀血阻络、脾肾两虚有关。治疗时,应根据具体症状选择祛瘀通腑或补中益气、调养脾肾的方法。常用方剂有复元活血汤或地黄饮子合圣愈汤。

2.中药外治法的多样化应用:通过将具有行气散瘀、温经散寒、舒筋活络或清热解毒等不同作用的中药制成不同的剂型(如药膏、药酒、药贴等),并应用在颈椎病患者的相关部位上,以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功能的目的。常用的中药外治法有腾药(即用药液加热后熏蒸患处)、敷贴药(将药膏贴在患处)、喷药(将药液喷洒在患处)等。

3.推拿与正骨手法:通过专业的手法操作,可以调整内脏功能、平衡阴阳、促进气血生成和代谢、解除肌肉紧张、理筋复位等。常用的推拿手法有摩法、揉法、点法、按法与扳法等。然而,推拿必须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且手法宜柔和,切忌暴力。对于椎动脉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以及存在其他禁忌证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推拿和正骨手法。

4.针灸疗法:通过针刺人体的一定穴位,并运用适当的手法进行刺激,或利用艾条等灸具点燃后熏烤穴位进行刺激,可以调整人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点。

三、颈椎病的日常护理要点

除了中医调理方法外,颈椎病的日常护理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日常护理要点:

1.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都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尤其是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或躺着看书、看电视等。工作时应注意调整桌椅高度和电脑屏幕位置,使颈部保持自然舒适的状态。

2.选择合适的枕头:一般建议枕头高度为本人一拳高,同时枕头要软硬适中,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颈椎不适。

3.避免长时间低头:减少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时间,每隔一段时间应抬头活动颈部,以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状态。此外,还可以使用支架或调整屏幕高度来减少低头的时间。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介绍,更加深入了解中医养生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护理中更好地运用中医的方法来呵护自己的健康。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