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泌尿外科,即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对泌尿系统问题进行处理。泌尿系统病症因为位置特别,初期常被患者忽视,伴随病情发展,外科手术是其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可减轻患者病痛,促其病情康复。
必要的护理措施
手术治疗具有创伤性,患者会在治疗当中产生痛感,出现不良反应,且会涉及患者隐私,加之患者对医学知识了解不足,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而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对其情绪进行疏导,可提升其治疗配合度,进而改善预后。因此需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
泌尿外科手术护理模式概述 术前预康复 术前充分的准备,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可促进其术后康复。具体内容包括:①禁食、禁饮,术前一天晚上10点开始禁食、禁饮,若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可在手术当天晨起后饮一小口水,若患者为糖尿病者,则需暂停用药,若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则要停药一周后再施术。②整理个人卫生,术前一天清洁身体,术前摘下金属物品,术前由护理人员为其备皮,若有其他疾病或生理期,要及时禀明,以便更改手术时间。③充足睡眠,术前保证休息质量,确保睡眠充足,并维持良好心态。④准备衣物,术前更换病衣裤,检查手腕有无佩戴配饰。⑤戒烟、深呼吸,术前三天停止吸烟,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进行深呼吸。⑥有效咳嗽,患者坐在高处,维持深且慢的呼吸,使用膈肌呼吸,保持咳嗽短促有力。⑦漱口练习,术后经常漱口有益康复,指导患者进行仰卧漱口联系,头偏一侧,避免口水流入气管,确保口腔清洁。⑧床上排尿,术后受到切口影响,腹压排尿不够充分,需在术前练习床上排尿,减轻术后排尿困难情况。⑨心理准备,术前患者会出现恐惧、担忧情绪,为其进行心理干预,确保其维持良好的心态迎接手术。
(2)围术期护理
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多方面,其中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环境护理、康复锻炼等。术前护理中,包括术前访视,手术体位干预两大方面,术前访视包括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遵医嘱收集送检标本;针对不同疾病患者个性化饮水、饮食指导;做好术前检查工作,尤其是特殊检查;等等。术中护理中,包括为患者摆放体位、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检查手术设备和工具;确保引流、留置导尿管通畅;做好急救复苏准备;等等。术后护理中,包括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冲洗膀胱工作、放置输尿管、术后早期锻炼等等。 术后综合护理 术后护理是患者预后良好的保障,待患者术后回到病房,要让其维持平卧状态,并连接心电监护设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隔半小时监测患者体征一次,待其体征平稳后,每天监测两次。每隔两天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对其症状改善情况和感染风险几率进行评估。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更换体位,防止出现压疮。为患者按摩下肢,防止出现静脉血栓。定期对其术后的敷料进行更换,防止出现感染情况。同时留意患者排尿情况,避免出现尿潴留。术后24小时,鼓励患者进行床上肢体功能锻炼,术后48小时,让患者进行床下下肢功能锻炼。患者能够自由活动后,指导患者进行全身有氧活动,促进其机体状态和功能恢复。
术后康复
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发症、临床指标等各种情况进行改善,其中不良情绪方面,为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可以得到改善;并发症方面,为患者提供术后干预,包括体位、用药、生活方式、疼痛评估、排尿监测、肢体锻炼、敷料更换等方面,可以减少感染、尿潴留、静脉血栓等情况;临床指标方面,在一系列系统化、全面化的干预措施下,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各种护理服务,以及术前预康复、术后康复锻炼的干预措施之下,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拔除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可明显缩短,且在疼痛干预下,患者疼痛程度也会减轻,术后康复情况可明显改善。
结论
泌尿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如何,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护理措施的干预非常关键,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提升疗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全面性、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系统的护理内容,可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可改善患者预后,加快其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