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麻醉中会出现过敏反应呢?
某些过敏体质的患者,碰到含有与自身过敏物相同成分(或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会激活免疫系统引起过敏反应。此外,还有患者用药后会出现一些类似过敏的反应,是由药物刺激机体释放某些特殊物质引起的。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麻药中过敏反应发生率为男性的2-2.5倍。麻醉相关药物(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局麻药等),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术中输注的液体,血液制品,手术医生使用的乳胶手套,防粘连药物,止血药物,植入物等均可导致过敏的发生。
2.麻醉时发生过敏反应有什么表现?
皮肤黏膜:皮肤潮红、各种皮疹(尤其是大风团样丘疹)、皮下血管神经性水肿。
呼吸系统:唾液及痰液分泌增多、喉痉挛、支气管痉挛、肺内出现哮鸣音及湿啰音。
心血管系统:低血压、心动过速、严重心率失常、循环衰竭。
以上三个器官系统中,出现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系统的症状体征即可诊断为过敏反应。
3.麻醉药过敏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在临床上,无法将过敏反应与非免疫介导的反应鉴别开来。因此,对于临床上任何可疑的过敏反应,都应该采用围手术期以及术后测试联合的方法广泛检查以确定反应的性质及过敏原,并为以后的麻醉用药提供建议。
英国麻醉医师协会制定了过敏反应的标准化紧急处理指南。其内容如下:
a.停止使用任何可能致敏的物质。
b.呼叫帮助。
c.保持气道通畅,吸入100%氧气,让患者处于平卧位,抬高下肢。
d.给予肾上腺素。可以肌肉注射,剂量为0.5-1mg(1:1000肾上腺素0.5-1ml),然后根据动脉压及脉搏每隔10分钟重复一次,直至症状得到改善。此外,对于低血压,也可以静脉给予50-100ug的肾上腺素(1:10 000肾上腺素0.5-1ml),根据情况每分钟重复一次,然后滴定至需要的量。
e.开始快速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
后续治疗包括:
a.给予组胺药物(静脉缓慢输注氯苯那敏10-20mg)。
b.给予皮质类固醇(静脉缓慢输入100~500mg氢化可的松)。
c.对于持续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4.怎么尽量避免麻醉药过敏呢?
(1)在术前访视时,必须详细告知麻醉医生自身的过敏史以及诱发、缓解因素,以便麻醉医生避免使用含有过敏成分的药物,尤其是含有以下情况中的任意一种。
①哮喘史:相当多的致死性围术期过敏反应均发生于哮喘患者。
②有明确的或高度怀疑的过敏药物或食物:如镇咳药、鸡蛋、大豆、热带水果等。
③有全身麻醉过敏反应或全身麻醉过敏反应的家族史。
④对生活日用品过敏,如:化妆品、洗发水、化学洗涤剂、牙膏、乳胶手套等。
⑤脊柱裂患者。
⑥合并特异性疾病:肥大细胞病、慢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
(2)术前做过敏测试,对于曾出现过麻醉药过敏或有要求做过敏检测的患者,可以做过敏测试。围术期出现过敏反应的疑似症状,结合皮肤试验结果阳性,是诊断某种变应原诱发过敏反应的金标准。一旦麻醉中发生过敏反应,宜在过敏反应发生后4-6周进行皮肤试验确定过敏源。皮肤试验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皮内试验。
在接受任何医疗过程中都要确保提供给患者的麻醉药物不会导致过敏反应。因此,在实施任何涉及麻醉的操作之前,必须仔细评估患者的过敏史,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使用皮肤试验或替代麻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