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偏瘫患者的日常锻炼指南:从基础到进阶
2025-05-14 14:31:25
作者:黄达偲
作者单位:灵山县人民医院
偏瘫,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通过科学的日常锻炼,患者能够逐步恢复肌肉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并有效预防并发症。以下是一份针对偏瘫患者的日常锻炼指南,从基础到进阶,帮助患者逐步康复。

 

一、基础锻炼

基础锻炼主要侧重于恢复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协调性,为后续进阶锻炼打下基础。

1.被动活动。目的: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方法:由家人或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被动活动。注意活动范围不要超出患者的生理弧度范围之内,每个动作重复5~7次。

2.良肢位摆放与按摩。目的: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方法:仰卧位时,患侧上肢肩胛骨尽量向前伸,肩胛骨后可垫一软垫或枕头。健侧卧位时,患侧肢体在上,腋下垫一软垫。患侧卧位时,床铺平整,背后放一枕头固定。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按摩,先按摩健侧,再按摩患侧,对肩关节、髋关节等大关节定期做旋转运动。

3.床上运动。目的:增强核心肌肉力量,为站立和行走做准备。方法:躺在床上进行各部位的运动,如练习抬头、挺腰、收腹、伸屈、抬腿、坐起等。

二、进阶锻炼

在基础锻炼的基础上,进阶锻炼更加注重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1.坐姿平衡练习。目的:增强核心肌肉力量,提高坐姿平衡能力。方法:坐着时,轻轻前倾或侧倾身体,然后回到原位。每天进行多次练习。

2.站立练习。目的:提高下肢力量,为行走做准备。方法:扶着桌子或墙壁,尝试短暂站立。逐渐增加站立时间,直至能够稳定站立。在家人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可以进一步进行减重步行训练和平行杠内行走。

3.步态训练。目的:恢复行走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法:在安全环境中,扶着扶手或助行器慢慢行走。注意步伐均匀,避免偏瘫步态。随着病情好转,可以逐渐过渡到室内行走和户外活动。

4.手指灵活性训练。目的:恢复手指功能,提高手部协调性。方法:用患侧手练习捏橡皮球、握放小物品或进行转动手腕等细微动作锻炼。还可以利用分指板等康复器材进行训练,防止手指弯曲痉挛或萎缩。

5.日常生活活动融入。目的: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方法:尽可能用患侧手臂协助穿衣、吃饭、洗漱等日常活动。遵循“先穿患侧,再穿健侧;先脱健侧,再脱患侧”的口诀进行穿衣练习。学会用患侧手拿着毛巾擦拭脸部,逐渐提高手部的协调性。

三、高级锻炼与康复

在进阶锻炼的基础上,高级锻炼更加注重患者的整体功能恢复和职业技能训练。

1.平衡与协调训练。目的: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方法:站在平衡垫或平衡板上进行平衡训练。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和时间。在行走过程中,注意纠正步态和平衡问题,保持身体直立,步伐稳定。

2.上肢和手的治疗性活动。目的:恢复上肢和手的功能,提高精细动作能力。方法:进行上肢的旋转肩关节、手指抓握等训练。利用健身球、健身圈等器材进行细微动作锻炼。随着病情好转,可以尝试进行书法练习等活动,以进一步提高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

3.下肢的治疗性活动。目的:恢复下肢功能,提高行走能力和稳定性。方法:进行下肢的伸髋、屈膝等训练。利用站立训练、患肢负重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地步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注意逐渐增加行走距离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4.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提高患者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如手工艺制作、计算机操作等。通过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工作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四、锻炼注意事项

锻炼应长久进行,开始活动量要小,持续的时间要短。待患者机体适应后,再适当加大运动量、延长运动时间。以患者不出现头晕、心悸、气短、出汗为原则。

锻炼应循序渐进,不能要求过高,以免造成精神和体力的过分紧张。在运动中若出现任何不适,应中止锻炼。

锻炼的方式方法和运动量必须根据病情、健康状况、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性别、年龄、职业等特点个别决定。

通过科学的锻炼方法,患者能够逐步恢复肌肉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并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锻炼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反映,及时调整锻炼方案。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