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饮食
2023-04-28 11:04:45
作者:李英丽
作者单位:方城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每个孩子出生后2~3天都会有生理性黄疸,4~6天黄疸会逐渐加重,达到高峰,7~10天黄疸会逐渐消退,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平时多给孩子晒晒太阳就可以了。如果超过半个月或者是一个月还有黄疸,就是病理性黄疸,必要时需要进行蓝光治疗。

那么,新生儿为什么会发生黄疸呢?新生儿患黄疸后在饮食上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一、新生儿患黄疸的原因

1.生理原因:有些孩子生出来血液当中的红细胞比较多,体内的胆红素就比较多,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新生儿黄疸病症的出现,不过,生理性黄疸不需要治疗和担心,一般7天左右就会自己消失。

2.肝功能不成熟: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肝容易出现胆红素摄取不足的情况,这样一来,胆红素功能就会变差,就会造成胆汁淤积,从而引发新生儿黄疸。

3.溶血因素:有些新生儿和妈妈的血型是相冲的,然后就会出现A、B、O溶血,这种溶血非常容易引发新生儿黄疸,而且还是非常严重的新生儿黄疸,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一般都会选择蓝光疗法或中药调理。

4.感染原因:有些新生儿黄疸是病毒和细菌感染所导致的,因为妈妈在怀孕期间不注意检查,或者是母亲患有乙肝疾病。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妈妈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做好产检,一旦出现异常,就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5.母乳原因:有些新生儿黄疸是因为母亲的乳汁当中含有孕二醇激素所导致的,这种乳汁会让新生儿的胆红素没办法进行有效排泄,从而导致新生儿黄疸。

二、新生儿患黄疸后的饮食需注意哪些事项?

1.新生儿患上黄疸后,在喂养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首先需要在分娩后马上给宝宝进行哺乳,这样能够促进胎便排出;

2.其次,要勤喂乳汁,最好每天喂乳汁8~12次;

3.再次,在喂母乳的过程中,还要观察宝宝是否有效地吮吸乳汁。

4.最后,新生儿应该避免使用能够引起溶血的药物,比如解热镇痛药、抗疟疾药、磺胺、消心痛药、防霉变得萘(樟脑)等都有可能会导致溶血性黄疸的发生。

三、新生儿患黄疸后,妈妈的饮食注意事项

1.不要吃黄色食物:部分宝宝在刚出生后就患上了黄疸,但无法确定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在这期间,妈妈尽量不要吃黄色的食物,例如南瓜、胡萝卜、橘子等。如果妈妈吃过多的黄色食物,可能会增加宝宝对黄色素的吸收,这样会使黄疸的症状更加严重,而且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2.不要吃寒凉食物:如果宝宝患有黄疸,在喂养的过程中,妈妈最好不要吃寒凉的食物,例如西瓜、冰激凌等等。这些食物无法使黄疸消退,同时还可能导致宝宝吸收部分寒性,从而干扰胆汁代谢,使黄疸的症状更加严重。妈妈如果吃水果,最好是将水果煮熟以后再吃,平时可以适当喝些温水或红糖水,这样更有利于促进黄疸的恢复。

3.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很多女性在分娩后特别想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果宝宝此时患有黄疸,建议最好不要吃,因为这样不仅无法促进黄疸恢复,还可能会使患儿出现肠胃不适的症状。比较常见的辛辣刺激性食物有辣椒、人参、羊肉、龙眼等等。少吃油腻的肥肉、油炸、甜腻的食物,如油条、煎饼、薯片、汉堡,因为这些食物通过乳汁被新生儿吸收后,会加重新生儿体内的湿热,不利于退黄。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