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读懂血常规报告:让健康不再 “雾里看花”    
2024-10-08 10:56:22
作者:韦晓薇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医医院 检验科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血常规报告中红细胞相关指标、白细胞相关指标和血小板等相关指标,教授公众正确解读这些指标以及如何通过指标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关键词:血常规报告;指标解读;健康问题

一、引言

体检日益普及,血常规检查作为基本项目,能迅速反映健康。正确解读其报告,对早发现健康问题、采取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二、血常规检查的概述

(一)血常规检查的定义和目的:血常规检查是通过对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成分进行分析,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贫血、感染、出血等疾病的风险。2.监测治疗效果和疾病的进展。3.为其他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二)血常规检查的方法和流程:血常规检查通常采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只需采集少量的静脉血或末梢血即可。检查流程包括样本采集、仪器分析和结果报告等环节。

三、血常规报告中的各项指标解读

(一)红细胞相关指标:1.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是指每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正常范围因性别和年龄而异,一般男性为(4.0~5.5)×10¹²/L,女性为(3.5~5.0)×10¹²/L。(1)红细胞计数增多:常见于高原地区居民、慢性心肺疾病患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2)红细胞计数减少:常见于贫血、失血、营养不良等。2.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蛋白质,其功能是携带氧气。一般男性为 120~160g/L,女性为 110~150g/L。(1)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高原地区居民、慢性心肺疾病患者等。(2)血红蛋白减少:常见于贫血。根据减少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和极重度。3.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体积比例。一般男性为 40%~50%,女性为 35%~45%。(1)红细胞压积增多:常见于红细胞增多症、脱水等。(2)红细胞压积减少:常见于贫血、失血等。

(二)白细胞相关指标:1.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是指每升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正常范围为(4~10)×10⁹/L。(1)白细胞计数增多:常见于感染、炎症、白血病等。(2)白细胞计数减少:常见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放化疗后、脾功能亢进等。2.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将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五类,并分别计算其在白细胞总数中所占的比例。(1)中性粒细胞:正常比例为 50%~70%。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炎症等;减少常见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放化疗后等。(2)淋巴细胞:正常比例为 20%~40%。增多常见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减少常见于免疫缺陷病、放化疗后等。(3)单核细胞:正常比例为 3%~8%。增多常见于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4)嗜酸性粒细胞:正常比例为 0.5%~5%。增多常见于过敏反应、寄生虫感染、皮肤病等;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等。(5)嗜碱性粒细胞:正常比例为 0~1%。增多常见于过敏反应、血液病等;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三)血小板相关指标:1.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是指每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正常范围为(100~300)×10⁹/L。(1)计数增多: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等。(2)计数减少: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放化疗后等。2.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平均血小板体积是指每个血小板的平均体积。正常范围为 7~11fl。(1)平均血小板体积增大:常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多、骨髓代偿功能良好等;平均血小板体积减小:常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等。

四、如何通过血常规指标变化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一)贫血的判断:贫血为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通过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判断,低时需查因,如缺铁、巨幼细胞或地中海贫血等。

(二)感染的判断:感染为病原体入侵致免疫反应,白细胞增、中性粒细胞高示细菌感染,白细胞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高示病毒感染。

(三)出血倾向的判断:出血倾向与血小板相关,减少则易出血,增多则血栓风险。

(四)其他健康问题的判断:血常规其他指标异常也提示健康问题,如红细胞多或白细胞异常增多可能分别指向红细胞增多症、过敏、炎症等。

五、血常规的局限性

血常规虽重要,但判断健康需综合考量。除血常规外,应结合其他检查、症状、体征及病史,全面分析健康状况。

六、结论

血常规为体检常见项目,解读其指标对发现健康隐患、采取预防措施至关重要。但血常规有局限,需结合其他检查及临床信息综合判断。本文旨在助公众理解血常规,关注健康,提升防病治病效果。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