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急性阑尾炎来袭,如何应对?
2025-02-18 09:55:43
作者:黄彦华
作者单位:岑溪市妇幼保健院
在日常生活中,急性阑尾炎作为常见急腹症,常给患者带来突发痛苦,尤其多见于青少年。本文旨在普及急性阑尾炎的基本知识、症状、诊断及应对措施,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应对。了解急性阑尾炎,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治疗,是有效控制和治愈该病的关键。

一、急性阑尾炎的定义与病因

急性阑尾炎即阑尾发炎,阑尾是位于右下腹的小器官,形似小虫,具体功能尚不完全明确。其发炎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阑尾管腔阻塞,常见由粪石、食物残渣堵塞导致分泌物无法排出;二是细菌感染,阻塞后细菌易繁殖;三是阑尾先天畸形,如过长、过细增加发炎风险。

二、急性阑尾炎的症状与体征

急性阑尾炎的症状通常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腹痛。这种腹痛有一个特点,就是“转移性右下腹痛”。一开始,腹痛可能出现在上腹部或脐周,然后逐渐转移到右下腹,并固定在那里。除了腹痛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厌食、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如果病情严重,还可能出现发热、寒战、心率加快等全身症状。

在体征方面,医生进行腹部检查时,通常会发现右下腹麦氏点(即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有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腹肌也会变得紧张,甚至出现腹膜刺激征。

三、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方法

当怀疑自己或家人可能患有急性阑尾炎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诊断:

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触诊、听诊和敲诊腹部,检查有无明显的腹痛、压痛和肌紧张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和尿液分析等,了解患者的炎症指标和身体的生化状态。这些检查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

3.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确认阑尾炎的诊断,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超声检查可以显示阑尾的形态和大小,以及周围是否有炎症渗出;CT扫描则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阑尾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

四、急性阑尾炎的应对措施

一旦确诊急性阑尾炎,需立即采取积极治疗,主要包括三方面:

1. 一般治疗:患者需严格禁食禁饮,以减轻胃肠道负担;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缓解疼痛并防止病情恶化;同时,通过静脉输液补充必要营养和水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2. 药物治疗:抗感染治疗是关键,通常联合使用头孢类与抗厌氧菌抗生素,以控制感染、防止病情恶化。此外,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缓解腹痛,但需注意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

3.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阑尾是急性阑尾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病情严重或出现并发症(如阑尾穿孔、腹膜炎)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传统手术通过切开腹部切除阑尾;而腹腔镜手术则利用腹腔镜观察腹腔内部,创伤小、恢复快,逐渐成为首选。

五、术后护理与康复

手术后的护理与康复对患者恢复极为关键,以下几点建议需特别注意:

根据麻醉方式调整体位,如腰椎麻醉后应去枕平卧6~12小时,以防头痛。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感染等异常情况。

伤口护理不可忽视,每天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有异常及时就医,通常7-10天拆线。

饮食调整也至关重要,术后应从流质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软食和普通饮食,避免过硬、难消化的食物。

术后应适当活动,第一天即可起床,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以促进身体康复。

六、预防与日常护理

预防急性阑尾炎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避免过度劳累。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 饮食调整:控制饮食的规律性,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腻、生冷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胃肠道,增加发炎的风险。

3. 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对胃肠道的影响。心情愉快有助于身体健康。

七、结论

急性阑尾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应对措施和术后护理方法,就能够有效地应对它。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对急性阑尾炎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面对它时能够保持冷静、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治疗。相信在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急性阑尾炎一定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分享到: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