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术后恢复期
在胃癌根治切除术后的住院治疗恢复阶段内,在营养与进食的形式上,由于受限于手术治疗方式与切除组织范围、吻合口恢复等因素影响,一般包括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两种方式功能维持营养供给,肠外营养的主要途径为静脉供给,营养液配置主要以各种脂肪乳制剂、氨基酸制剂多见,用于弥补一时无法进行肠内营养或营养摄取、吸收不良所缺失的营养供给;在肠内营养中,主要形式多见鼻肠管、鼻胃管或胃肠道造瘘的营养供给方式,通常情况下,胃癌根治术后6-12h左右即可开始尝试肠内营养输入。
在肠内营养的食物选择上,受限于经管道输入的形式,一般仅可进食流质食物,对于无其他基础合并症、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在流质食物的基础上,营养原则应以优质高蛋白、低糖、清淡、易消化为主,例如米汤、菜汤、肉汤、鱼汤、蛋花汤等,每天或隔天更换食物种类,术后早期每次喂食量不宜超过40mL,每天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喂食5-6次左右,后可逐渐增加至每次200mL。在术后治疗一定时间后,患者胃肠功能逐渐恢复,部分可酌情考虑经口进食,所以住院后期的饮食也可调整为半流质饮食,进食频率仍然以少食多餐为宜,每天六餐是较为合适的进食频率,在此基础上,可通过交替干湿食物类型以达到胃肠功能逐步恢复促进的效果,例如正餐进食米粥、面条、蛋羹等食物时,加餐可交替进食果汁、汤饮等流质食物,需要注意的是,进食选择的体位可尝试平卧进食法,餐后半小时严格卧床休息,休息体位以半卧位为主;如患者进食方式以及营养摄取耐受情况较为良好时,可尝试进食软烂米饭,并开始逐步过渡至普通饮食,但需要注意,该阶段内仍不建议进食各类含糖饮料、零食以及浓汤。
二、化疗放疗期
1.放疗
由于放射治疗的治疗机制以及治疗范围影响,在治疗相关并发症中常见肠炎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所以放射治疗期间的饮食需要围绕预防以及控制此类胃肠道并发症开展与计划。整体来说,在未见明显胃肠道反应时,饮食核心原则为易消化、清淡,减少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各类米粥、汤汁、蔬果是较为适宜的食物类型,各类豆制品、牛奶制品容易引起腹胀的情况,所以通常不建议食用;如开始出现如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时,需要根据个体症状情况与严重程度考虑禁食,避免症状进一步发展,并且需要酌情摄入钠、钾等电解质,防止由于腹泻带来的电解质紊乱失衡,待整体症状逐步缓解后可逐步进食软烂清淡食物,米粥、蛋羹等,未见病情症状反复则可继续丰富食物类型,如鱼肉、面包等,但各类丰富纤维素以及容易引起腹胀等不良反应的食物类型仍不建议食用。
2.化疗
化疗通常在化疗后3天内出现较为明显、强烈的不良反应,并且化疗本身对患者整体机能具有较大影响,所以在饮食原则是,除化疗急性反应阶段出现明显胃肠道反应时减少进食量以保护胃肠道外,如无明显症状反应,通常建议进食丰富优质营养食物补充整体机能,以良好并持续应对化疗过程,在优质丰富营养的基础上,一般饮食原则为易消化、低脂肪、高热量以及优质高蛋白、丰富维生素,在主食的选择上可多种搭配,如黑米+小米、黑豆+玉米、芝麻+花生等,采用软质米饭或粥汤的形式。
三、预后居家
在胃癌根治术以及相应的化疗、放疗之后,患者居家休养阶段的饮食原则与治疗期间大体相同,即少食多餐、易消化、高营养、丰富维生素等,在该阶段内,对于患者来说自我调养以及纠正既往不良饮食习惯,且长期坚持,是饮食计划的核心要义,吸烟喝酒、浓茶咖啡、生冷硬辣食物的戒除需要严格执行,同时各类高糖食物、饮料、零食都需要减少摄入或完全戒除,可选择中医膳食、汤羹作为日常加餐或小餐点,如大枣龙眼枸杞粥、陈皮红枣饮、桂圆花生汤、麻仁粥、红糖豆腐煲、芡实六珍膏等;在营养补充方面,从手术治疗与各类辅助放、化疗、靶向治疗后患者整体特点方向考虑,化疗可能引起人体叶酸的缺乏,可选择性食用核桃、西兰花、莴苣、酸枣等食物,治疗后出现各类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可选择性补充各类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贫血患者可适当补铁,具体情况应根据个体差异区分调整。
四、结束语
由上可见,在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各阶段皆具有不同的饮食注意事项,纵观看来,基础饮食原则是相对同一的,即丰富营养、易消化以及清淡,对于各种不良饮食习惯,在疾病确诊时的术前阶段即需要开始纠正,而在手术治疗前,胃癌患者通常饮食需要围绕手术治疗的开展以及为术后恢复建立良好基础作为前提,一般以流质、半流质食物为宜,在清淡易消化的基础上搭配优质高蛋白、适量脂肪是较为适宜的术前饮食原则,当各种治疗方式开展后,由于手术与治疗对躯体的损伤以及对体能的损耗,在基础饮食原则上,部分时期需要禁食,以应对与预防各种急性症状,患者自身需要提升对于饮食原则的重视程度才能从进食角度提升各阶段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