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网 > 健康科普
热点排行
胃溃疡反复折磨?这套护胃攻略请收下
2025-04-08 16:17:19
作者:谢萍
作者单位:都江堰市第二人民医院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胃开始“闹情绪”——隐痛、灼烧、饭后胀气,甚至半夜痛醒。一查才发现,是胃溃疡惹的祸。它不像感冒那样来得猛烈、去得迅速,而是缠绵反复、时好时坏,让人叫苦不迭。有人吃几口辛辣的菜就复发,有人一焦虑胃就开始隐隐作痛,更有甚者到了晚期才发现病灶,后悔莫及。那么,胃溃疡到底是怎么回事?日常该如何科学护胃、告别反复发作?这篇护胃攻略,请你务必收好。

一、胃溃疡为何总是反复?我们先了解“敌人”本身

胃溃疡,说白了,就是胃黏膜受到破坏后形成的局部溃疡,深入胃壁深层,甚至有时会波及血管或穿透胃壁,造成出血或穿孔等严重后果。它的形成并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多种“伤胃行为”的积累结果。常见的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约70%以上的溃疡患者携带)、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饮食不规律、经常吃辛辣或过于油腻的食物、长期酗酒、吸烟、情绪紧张、生活作息紊乱等。为什么胃溃疡容易反复?首先,胃黏膜本身的修复能力有限,特别是在反复受刺激的情况下,很难完全愈合。其次,一些人即使治疗后,仍保持原来的生活习惯,例如继续熬夜、吃宵夜、情绪不稳定、未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这都会造成胃黏膜二次受损。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只在胃痛时服药,症状缓解后就中断治疗,没有完成整个疗程,这种“见好就收”的做法也会埋下复发的隐患。

二、吃出健康胃:饮食是关键的第一道防线

饮食调理是防治胃溃疡的基础。许多人误以为“多吃点垫垫胃”就是护胃的方式,实则不然。关键不在“吃得多”,而在“吃得对”。首先,要坚持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和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规律进食有助于胃酸分泌的平衡,避免对胃黏膜的过度刺激。其次,要远离高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咖喱等;高脂肪、油炸类食品也要慎食,它们不仅难消化,还容易引起胃酸分泌过多。酸性食物如柠檬、醋、过多的番茄制品等也需适度控制。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空腹时喝浓茶、咖啡、酒精饮品,这对胃黏膜是致命的打击。相反,可以多选择一些柔软、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南瓜汤、山药泥、面条、煮鸡蛋等,这些都对修复胃黏膜有积极作用。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饮食细节是“吃饭速度”。狼吞虎咽不仅会增加消化负担,也容易吞入大量空气,引发胀气、打嗝等不适。慢慢吃、细嚼慢咽,是简单但非常有效的护胃小习惯。另外,夜宵也是胃的大敌之一,尤其是睡前两小时内进食,会增加胃酸倒流和胃黏膜刺激的风险,长期如此,胃病几乎是“请上门来”。

三、管住情绪与作息:调节身心才是长久之计

除了饮食,情绪与生活节奏同样是影响胃健康的重要因素。很多慢性胃溃疡患者都有一个共性——压力大、易焦虑、睡眠差。中医有“怒则气上、思则气结”的说法,现代医学也早已证实,情绪紧张会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影响胃酸分泌和胃肠蠕动,从而导致胃黏膜受损。尤其是那些总是“操心”的人,比如教师、白领、家有老人小孩的照顾者,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胃往往会成为情绪“发泄”的出口。解决方法不仅仅是“想开点”这么简单,更需要主动建立情绪出口,比如培养兴趣爱好、规律锻炼、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等。此外,学习一些情绪调节技巧也非常重要,比如呼吸训练、冥想、正念练习,都能在情绪高压时起到“刹车”作用,保护我们的胃不再成为“情绪牺牲品”。

结语

胃溃疡虽然常见,却并非小事。它像一个沉默的敌人,悄悄侵蚀着我们的身体和生活质量。一旦处理不当,还可能发展为出血、穿孔,甚至癌变。所以,别再等到胃痛难忍才临时抱佛脚。真正的护胃,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的养成,从认识溃疡、管住嘴、放松心、调整作息开始。

分享到:
版权声明:
1、大众健康报网页所涉及的任何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报导、图片、声音、录像、图表、广告、域名、软件、程序、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的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和资料提供者所有。未经大众健康报网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非法使用大众健康报网的上述内容。对于有上述行为者,大众健康报网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2、凡本网注明“来源:大众健康报”或带有大众健康报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大众健康报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相关链接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各州市卫生健康委等